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ID:3150178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_第1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_第2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_第3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_第4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摘要】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展开,作为传统主力学科的语文在教学改革中应该起到带头作用。语文教学具有较强开放性,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路人角色即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够有效带动课堂活力,让教室变成师生互动的高效学习场所。本文就学生在语文课堂问题意识展开研究。  【关键词】问题意识;语文;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问题教学体系,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人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 1.我国语文教学现状  1.1学生问题意识不强5  当前我国语文教学仍旧受到传统教学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并未发挥教学主体作用。当前教学模式中教师仍旧是教学主导,学生在教学引导下开始各项学习任务。语文教学具有较强开放性,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自由发挥。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学习,但教学问题大多由教师个人提出,学生仅仅学习如何解决已有问题,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教学目的往往是应付考试,并未从学生日后个人发展角度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缺乏问题意识,久而久之逐渐失去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后期成长。  1.2学生创

3、新性思维不足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大多通过教师的灌输,学生本人缺乏对问题的客观认识。当前语文教学模式已经程序化,学生对已经见识过的问题已经形成较为形式的解答方式,对未见过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据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对问题的自我认知。学生对一有问题的看法模式固定,模仿原有问题回答模式展开解答。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看待问题,对问题提出独特见解,便于后续更高效学习。  1.3学生缺乏提问平台  学生对教师充满敬畏,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教师毕恭毕敬。学生在教学中一般不会主动提出问题,因

4、此需要教师给予引导,消除学生心理负担。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未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而提问平台,教师在教学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情并未降低。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已经囊括所有知识,因此只要按部就班按照教师教学内容展开学习便可达到学习效果。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视而不见。教师未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缺乏平台,一些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会提出。  1.4学生在教学中缺乏问题互动5  语文教学是一项学生主动而非被动过程。语文教学是一个互动环节,而非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环节。互动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互

5、动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方便问题教学的展开。学生互动不仅能够加强学习交流,还能促进学生间形成良性竞争圈,有利于学生提后发展。当前语文教学中缺乏必要互动环节,学生在教学中难以获得实质性提升。  2.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  2.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问题教学产生兴趣时便可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若教师所提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即使问题设置再合理也难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问题难易度,问题太难学生易望而生畏,自信心受挫,不利于后期学习。问

6、题太简单易让学生产生心理,无法准确认识自己,因此教师应力求所设置问题难以程度适中。  例如在进行《十八岁及其他》一文教学时,对该文中两代人间的矛盾进行讲解时,如何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沟通是一个难题。教师在教学时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一个过来人身份向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间的关系,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各位同学以后该怎样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又如在进行《荷塘月色》一文教学时,教师可提问:“该文受到广泛赞誉,同学们能否在这篇受到高度赞扬的文章中找到不足?”此时学生便会仔细研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2教

7、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5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建立在教师科学设置问题基础上,只有问题科学合理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是当前语文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人作用,通过自己所提问题带动学生思维。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本身缺乏问题意识,因此难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自己需培养问题意识,从而提出有质量问题引导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文章的解读,文章难点往往在于对一些简单细节的讲解。例如在进行《想北平》一文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作者为什么说爱北平近乎爱自己的母亲”,“为何题目使用想北平”。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容易忽

8、视的地方。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处处都有问题,处处都有知识。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提出问题的习惯。  2.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质疑习惯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利用教材中某些事例或现象,在课堂中设置出与其相类似的情景,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