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

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

ID:31502687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2

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_第1页
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_第2页
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_第3页
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_第4页
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探析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与实验法,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进行共情能力心理情景剧的表演实验,通过不同主题的角色体验、表演交流与即时心理指导的研究,结论认为,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的医疗工作行为、个人问题康复行为与工作关系处置行为,具有锻炼和提高医学生的岗位情感共情、医疗认知共情与康复理想统一共情能力,以及培育医学生树立正确、理性与全面的健康医疗心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学生;共情能力;心理情景剧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19-03  在医患关系紧张且各种冲突此起彼伏的时

2、代背景下,心理情景剧的运用是能让医学生以各种不同的角色去体验患者身心感受、医生职业操守、医患关系动态变化及其动向的绝佳方式之一。医学生共情能力是有助于患者心理动态预测、心理角色换位思考、心理隐患发现、心理问题辅导与病态情绪化解,以及和谐医患关系创建的重要能力。心理情景剧的运用是促进医学生从知识学习者、医学技术理论掌握者,向医疗实践技能掌握者转化的重要内因手段,是把发现医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医学生发现患者心理隐患、医学生理解与有效化解心理问题统一的过程。由此培养他们“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与“认识、理解他人情感情绪的能力”,为“9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促

3、进患者康复和增进医生职业成就感”做出积极的努力[1]。  一、方法和工具  (一)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以某医学院的护理学、临床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为心理情景剧实验主体和实验对象,他们既是情景剧的演员、观众,情节推进中暴露心理问题的辅导员、指导者,也是心理情景剧的导演、场务与撰稿等,让他们在切身的多样性角色扮演中获得多种心理体验。  (二)实验步骤  1.情景剧主题确定  为有效监测医学生的心理现状、变化性规律,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创建负面宣泄与促进角色转换的体验性的仿真平台,结合医学生的专业及其未来可能从事的医疗职业岗位,特设计与创作三种类型的剧目:  第一类,医患情感共

4、情的心理情景剧。这类情景剧又有两种:医患冲突的与医患和谐的。前者意在让医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换位体验中,去探索矛盾发生的关键心理结点,发现和掌握矛盾产生的原因和走向的规律;后者是让医学生通过表演活动,把医患之间关系中的“高依恋回避者”与“高依恋焦虑者”置放在同一的平台上,在对“有、无主我分享”的表现中[2],有效地转化相互之间的消极评价,进而形成统一的积极评价。例如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效倾听”情景剧,是增进“医护患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促进医患“有效沟通”与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实践方式[3]。9  第二类,职业行为共情的心理情景剧。这是单纯的医疗人员之间的职业行为表演,以临床配合行为、

5、不同科室之间的配合行为与同科室医疗人员的交流等为主,如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麻醉师的表演,医生办公室内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关于医疗技术和行为的交流等。  第三类,医疗情境共情的心理情景剧。根据医院的情境创作和表演相关的情景剧,具有较强心理冲突的情境有:导医台情境、门诊室情境、各种专科技术的检查室内情境(如彩超室)、药房取药窗口情境与急诊过程中的情境等,通过“背景信息的激活”来获得“一种情景限制下的共振”[4],进而提升医学生在医疗情境下的共情能力。  2.情景剧操作步骤  为确保医学生心理情景剧参与的角色多样性、心理感受多向性与自身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的多启发性,特确定以下实验

6、步骤:  第一步,师生共同创作剧本。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现状尤其是典型问题,组织学生创作主体针对性的剧本。  第二步,把心理辅导、心理知识教育、医学职业教育与自我反思教育统一起来,如根据表演实际可以随时叫停表演做针对性的讲解等。  第三步,每轮表演结束后,教师和表演学生都要结合个人实际进行总结,包括处理方法总结、问题查找总结与知识梳理等,为下一轮或下一次的主题干预活动打下基础。  3.实验原则  (1)全体性。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多个自己想要表演或适合的角色,让他们得到多样性体验。9  (2)轮值性。由于每个学生表现的积极性、自身心理健康现状不同,教师或班干部直接排好表演的轮

7、值顺序,让学生在自觉性和控制性并在的情景下开展共情干预活动。  (3)共享性。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既能共享压抑情绪的发泄,也能在相互的借鉴中获得心理成长的经验。  (三)测验工具  (1)Davis人际反应指标量表。  (2)杰弗逊共情量表。  (四)数据分析方法  (1)整合数据分析方法。  (2)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Bootstrap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根据喻爱芳等(2013)运用“Davis人际反应指标量表(IRI-C)”针对高职和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研究结果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