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ID:31502838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_第1页
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_第2页
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_第3页
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_第4页
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也谈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的训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重视教学之前的“备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操作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小学生;分析能力;开放题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数学开放题学习对小学生思维发展影响的评测研究”(项目编号:DHA14032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

2、)01-0048-0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近年来,在对学生进行学期结束抽测考查的命题中,更加注重了能力的考查,“开放题”7应运而生,它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它的特征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结果开放,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的训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  一、基于

3、备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备学,是相对于教师的“备教”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学习之前的一种准备活动,围绕新课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寻找社会、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小学数学开放题举一反三(六年级)》中的“图形包装”的例题在线:一包香烟的形状是长方体,它的长是9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2厘米。把10包香烟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称为一条。可以怎么包?算一算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纸的重叠部分忽略不计)。你认为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请说说你的理由。  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出示备学引导题:寻找一个包装盒,并把它拆开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

4、经验,先对包装这一数学问题有所了解,教师再借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主动思维、发现、了解新知识,让学生在知识产生的背景中去思考,在学生学习时,再给予适当的引导,从10=10×1×1=5×2×1这两类包法开始分析,再进行分类,“10×1×1”的类型有3种包法,“5×2×1”的类型有6种包法。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行为,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情趣化。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备学,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还能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信息反馈,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更能提高学

5、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7  开放题的答案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不能套用常规方法,必须经过主动思索,自己来设计解题方案。在引导学生分析开放题时,必须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寻找答案,遇到如下开放题时,操作探究不失为解决开放题的一种好方法。  《小学数学开放题举一反三(五年级)》中的“火柴拼图”例题在线:用3根火柴棒能摆出几个直角?乍一看,这道题似乎非常简单,加上小学生在操作时明显地带着随意性,往往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此时,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  1.规范操作  操作前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

6、的操作要求,使他们的操作具有清晰的指向性,这里是“用3根火柴棒拼直角”,一开始学生的操作可能比较无序,答案的得出也显得有些凌乱,有孩子得出可以摆出2个,有孩子得出可以摆5个,也有孩子得出可以摆出4个……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都需要时间,在这一阶段,给学生足够长的操作时间,让他们自主操作得出答案,并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引导每个学生进行思考,把答案进行整合,以便在小组合作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合作探究  如果说在自主操作中,学生的答案显得分散而无序,那么操作之后的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从参与操作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品味成功的喜悦,把自己的探究过

7、程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在发挥合作学习的群体优势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之中,学生相互分享,相互补充,得出了答案:7  3.全班整合  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再进行全班分享,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提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对操作进行概括性表达,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过程,或许他们得出的结果还不那么完善,汇报出3根火柴可以摆2个、4个、5个、6个、8个之后,在这一基础上,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操作,从平面操作的思考上升到立体中的操作,引导学生先将两根火柴棒水平十字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