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

ID:3150353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_第1页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_第2页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_第3页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_第4页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  本刊讯2016年9月9日星期五晚20:00~21:30“中学语文读者群”举行了一次热点话题研讨,本期特邀了安徽省特级教师赵文汉老师就“语文核心素养”话题展开专题解读,现将过程摘要如下以飨读者。  “语文核心素养”这一话题比较宽泛,赵老师这一次的解读主要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定位”来切入。  赵老师首先从新修订课标提出这一核心概念的背景谈起,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对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概要介绍。  简介过后,赵老师就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定位,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先

2、明确讨论的前提:“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应该是一种“学科特质素养”,即这种素养是本学科特有的,其他学科不可能具有,也是没办法培养的。如果认同“‘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应该是一种‘学科特质素养’”这一提法,那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两个大类恐怕都存在问题。  其一: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提法可能有问题。发展与提升学生思维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有语言教学就不可能不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但是把它说成“核心素养”恐怕就会成为问题。5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的“核心素养”,那么,就

3、不是其他学科的素养了吗?其他学科就没有“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的任务了吗?哪一个学科不需要“发展与提升”其“学科思维”呢?尤其是数学学科,不更应该“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吗?“思维”这一概念太大了,太大就容易无当。“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各个学科的一个公共任务,把一个“共有”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学科的“核心”,恐怕不妥吧?  对此观点,盐城周友喜、江苏杨虹、山东刘飞老师都很赞同。刘飞老师还指出:假如把“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那么完成这样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手中的载体是什么?靠阅读教学吗?如果把阅读教学上成思维训练课,恐怕有悖于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定性吧?不是阅读教学,那是

4、什么呢?至少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教材里有可以完成这一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如果完成这一核心素养的载体不能明确,恐怕“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提法就不太合适了吧。其实除了语言,剩下三者都有必要重新审视下与核心的搭配。河北廊坊董云飞也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价值观应该体现语文特质。卓立子老师指出:作为物质外壳的语言是“核心素养”这肯定没问题,但是“物质外壳”是“核心”时,是不是就意味着外壳之下的内容就一定也是核心呢?恐怕这不是必然的逻辑关系。  赵老师认为,把本来一个“共有”的“素养”说成是自己学科的“核心素养”恐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真的认为语文学科素养需要在“思维”上做点文章,那也该对“思

5、维”加以限制,把它限制到语文学科上来,把它限制得让其他学科无法完成,这才符合真正体现思维科学的――逻辑上的要求。5  这样来定位语文学科素养,是语文学科一直存在的一种语文人的潜意识――“包揽天下”――惹的祸。安徽魏为秋也强调这恐怕与学科定位的心态有关。  其二: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提法恐怕也有问题。首先是语法上的问题。“审美鉴赏”让人感到十分的别扭。“审美”之“审”本身就含有“仔细辨别鉴赏”之意,后面又加上一个“鉴赏”不是重复了吗?“鉴赏”什么呢?“鉴赏”的目的不也是“审美”吗?日常更多见的是“文学鉴赏”“书法鉴赏”,“审美鉴赏”这一提法并不多见。其次“

6、审美鉴赏”也太过于宽泛,又一次把别人家的田揽到了自己的锄底下。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规定“审美”属于艺术范畴,当然文学也属于艺术范畴。但是不能因为语文里有文学欣赏就把“审美”全包了,我们包得了吗?包不了的。改为“文学品读与鉴赏”是否更妥一些?再次关于“创造”能不能教的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把一个有争议的东西放入“学科核心素养”里是否欠妥呢?有一个机器人制造专家说得好:“机器人永远替代不了人类。说到底机器人只是对人的学习与模仿,人类有两样东西永远无法模仿――情感与创新。因为情感与创新是没有规律的,没有规律就没法学习与模仿。”可见,“创造”本质上是不能学习与模仿的,不能学习与

7、模仿,也就是不能教的。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可以引领思维创新习惯。  赵老师由此延伸到对阅读教学的看法,目前我们把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搅在一块。实际上,阅读可以分为“浅阅读”和“深阅读”,小学、初中的阅读和高中的文言文阅读都属于“浅阅读”。“浅阅读”5的目标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读懂字面意思即可,“浅阅读”基本上还是围绕着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素养而进行的语文活动。“深阅读”的目标是让学生“读透文本”――透过字面看深层语义。“深阅读”需要去品味语言,去鉴赏文本写作上的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