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对话,无意生成

有意对话,无意生成

ID:31503540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有意对话,无意生成_第1页
有意对话,无意生成_第2页
有意对话,无意生成_第3页
有意对话,无意生成_第4页
有意对话,无意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意对话,无意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意对话,无意生成  生成课堂,强调师生在自然状态中的学力生成,看似闲庭信步,个中却鞭辟入里,充满教学智慧。现以特级教师李仁甫《想北平》实录为例,欣赏生成课堂“有意对话,无意生成”的教学境界。  一、有意对话,亲抚肌理  教学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才可能有自然的生成状态,而生成又是有目的或者说是有目标的,这就是教学目标,语文课堂不能因其人文特性而放弃课堂教学的最为本质的要素,这就是语文教学目标。  在李老师《想北平》课例中,教师引领学生搭建了基本的对话模块,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也可以与老师、与同

2、学对话。而这一堂课,有了“面”的模块还需要课堂上“点”的突破,李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目标教学是生成课堂的纲,有了纲才能做到纲举目张。李老师在明确了“与文本对话”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教师引领的过程也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这一切均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李老师“生成课堂”理论,这是教学预备基础上的对话,而这种教学预备,不是为了预设而进行的准备,而是为了学生即时生成的问题而具备的教师的预备,笔者称之为“有意对话”。从李老师的课堂对话来欣赏,这是李老师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亲抚文本肌理

3、的基础上的对话。6  师:你去过北京吗?  男11:去过。  师:你去过哪些地方?你关注的是北京的哪些东西?  男11:一些著名的景点。  师:是的,我也去过北京,游览过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比如长城、天安门、故宫,但老舍有没有写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  众:没有。  师:没有,他写的都是他生活在北平时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东西。好,你是和编者对话的,其实编者已经与文本对话着。“日常生活中的画面和事物”,你能不能说说有哪些画面和事物?在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描写了这些?  这一教学片段,作者不是让学生回忆到北京游览了哪些名胜古迹,而是在与学

4、生谈心式的对话中自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到文本的肌理之中,触及肌肤,与文本的血液交融,这样自然生成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平淡的生活中渗透出作者“想北平”“想念家乡”之情。  阅读文本最忌浅尝辄止,但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过分侧重于人文性,语文课堂变得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而李老师的这堂课,在教师的有意对话中,引领学生亲抚文本肌理,触及文本心灵,具有特别浓醇的语文味道。  二、无意生成,鞭辟入里6  教师在教学之前的预备,是课堂生成的关键。预备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度研读和广泛的资料积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意对话能达成教学目标,但

5、无意生成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李老师不断地追问中,学生生成对文本的深度阅读体验。同时李老师对背景的淡然闲聊,看似闲庭信步,实则点出作者的民族忧患意识。知人论世的阅读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这样的无意生成,渗入到文本的精髓和作者的心灵,真乃鞭辟入里。  师:为什么不是写“微笑”而是写“落泪”呢?就像母亲不健康了,他落泪了,那这里谁不健康啦?  众:北平。  师:这篇文章的背景没有标明。1936年的北平城,可以说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日本人的铁骑已经要践踏上去了,所以如果把国家比作母亲,把北平比作

6、母亲,那他现在有没有“微笑”的理由啊?  众:没有。  师:“落泪”,包含着民族的忧患意识。这层意思是怎么来的?联系背景,就要与老舍这个作者对话,要“知人论世”。我们再看最后一个句子,除了呼应前文,表达对北平真挚的爱和担忧之外,还可以怎么欣赏?  女8:这是一个简单的感叹句,却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浓浓情意表达了出来了。  师:这是从内容上来看的,“真想念北平啊!”那从技巧上来看有什么特点呢?  男15:直接抒情。  师:对。另外还有个什么作用呢?“真想念北平啊!”还跟什么前面有联系?6  众:题目。  师:所以说,这里还有一个作用

7、――  众:点题。  师:最后一小节有三个鉴赏点,一个是呼应前文“落泪”;二是点题;三是直抒胸臆。这么一句话就有这三个点。我们批注文章就是要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要找到这三个点,体现你的真知灼见,体现你的语文素养,而不是读了什么感觉都没有、走过场。  李老师紧紧围绕“落泪”追问,在不断地追问中,让学生生成了三个鉴赏点。这不是简单的语文高考考点的演绎,而是在追问中的无意生成,这种无意不是教师的无意,而是学生文学鉴赏学力的无意生成,也是李老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三、挥斥方遒,提升学力  生成课堂理论中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准备,看似平

8、平常常的准备,其实需要极高的阅读素养和文学修养。听课老师感觉到李老师课堂的轻松,但在李老师挥斥方遒的轻松中,教学准备则是无限的。这是在有限的45分钟内积攒着老师无限的教学准备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李老师的课有着一种纯纯的淡然,但当李老师信步于教学对话中的时候,每一次精妙的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