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

ID:31504009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1页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2页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3页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4页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实践探索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135  摘要通过分析微课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微课的开发与制作、应用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思考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微课应用效果的方法和策略,为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微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35-02  1微课教学的意义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数字化和移动化,是现阶段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的重要工作。微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作

2、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教学方式,以新颖的形式、现代化的技术支撑,既方便了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又增强了教师教学的吸引力,是推动职业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也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基于“90后”高职学生的行为和认知模式,随着智能化数码产品的广泛普及和在学习生活中日益增加的比重,开展微课教学具备了最基本的硬件基础。学生乐于通过手机学习新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自学或寓教于乐,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虽然每一节微课所包含的内容甚“微”5,但学习时间短、效率高,容易理解和吸收,对于巩固课堂教学能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因此,在新的发展趋势面前,微课教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现实意

3、义。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进步,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对课程结构的透彻理解,对知识点更要精准把握,采用更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制作微课,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最终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2微课在教学实践运用中的问题  微课的开发与制作一般来说,微课的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视频制作两个环节,高职院校要想突出课程的职业性,首先要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有讨论、演示、练习等,因此,微课的设计应主要针对新课的导入、实验过程的演练和对重要知识点的反复练习,避免枯燥的讲授和过多的理论灌输。由于高职教师对微课教学认识不到位,把微课简单理解为课堂教学的视频,或者多媒体课件的动

4、画版,也往往忽视脚本撰写的环节,导致微课设计上缺乏重点,师生互动较差等问题。  而从视频的制作上来看,主要体现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花重金聘请专业的团队,选择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和核心课程开发微课。此做法能保证微课的较高品质,但一节微课的制作成本达上千元,并不适用于微课教学的推广和普及,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校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个极端是高职教师根据已有的条件和技术制作微课,但后期编辑粗糙,如剪辑、字幕和声音处理并不流畅,难以达到基本的播放效果,更不能体现出课程的职业化特色。  微课的应用方式5首先,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微课平台,有些院校只在原有的精品课程平台上增加微课模块,缺乏

5、微课程应有的选课、教学互动、考试以及评估等功能。从实际情况来看,校级平台上传的微课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点播率和下载率也很低,对于促进教学的作用并不明显。其次,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往往跟不上社会的进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微课平台也应该为手机应用的对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最后,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微课程的教学互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微课教学效果评价微课资源建设,无论是面向一个学校、某个地区,抑或整个互联网络,对其进行客观而科学的评价,都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微课的评价指标分为视频和

6、网络评价两种。视频评价主要针对作品本身的内容,其评价指标包括选题的价值、教学目标和教学特色、教学的设计与方法、微课的完整度、微课的技术指标等。网络评价是指学习者对微课的认可度,主要包括点击率、忠诚度、互动性、易用性。目前,高职教师对于微课资源的建设还大都停留在课程开发和制作层面,应用面较窄,对于微课的质量也没有系统化的评价标准。  3思考对策  提高微课制作效率,降低成本微课的制作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但应避免形式主宰内容,喧宾夺主。微课制作的出发点是辅助课堂教学,其作用不应盖过教师的正常教学需求。在微课制作上也应该本着低成本、5高效率的原则,如果制作一节微课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大大

7、超过教师能够负荷的程度,必定会打击教师的学习热情,微课教学也就不能持之以恒。因此,在高职教师中普及微课制作技术理应做到有组织、有针对性。首先,学校应鼓励教师自愿参与学习微课制作,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习能力强的中年教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其次,开展微课制作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必备的后期制作技巧,特别是提供全面的电脑软件以及摄录装置等方面的支持,避免教师自学的盲目性;最后,微课制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