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

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

ID:3150415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_第1页
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_第2页
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_第3页
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中的“慢”教学的思考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快”节奏、“快”节拍的弊端。如何改变“快”教学,让数学“慢”教学,值得思考。文章从数学概念、公式教学,解题教学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数学“慢”教学的几点体会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概念;解题;实践活动;慢教学  目前高中数学“快”教学现象比较普遍,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的推导、数学定理等全部采用“给予”的方式,看似快捷、省时高效,实则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囫囵吞枣,对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夹生”,对解题类问题,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老师“

2、保姆式”教学,学生“婴儿式”待哺的做法,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学生数学成绩的不尽人意。  教师应适当“慢”下来,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去思考、探索、体验和实践,让他们自主探讨解题思路和过程,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绽放思维,提高数学能力。下面,结合数学教学的主要版块――概念、公式、定理、解题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慢”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一、数学概念“慢”教学,让学生探索概念的内涵  传统教学,教师们对数学概念的教学,主要采用“给予”4的方式,教师开门见山介绍相关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死记硬背,之后,再运用。这样,学

3、生对概念的理解一知半解,即使记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容易混淆。而如果学生自主构建的知识,记忆会相对持久。因此,概念教学,教师不妨“慢”一步,该学生自主探讨、自主吸收的时间。  如对于《平面解析几何》的“直线的斜率”的教学,教师不能走进教室,给出直线斜率的概念,给出斜率的计算公式,然后,给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斜率的概念和公式而巩固的教学方式,无容置疑,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学得枯燥乏味。而如果教师通过情景教学,呈现楼梯的坡度、路面的倾斜度等,引导学生思维直线也会跟楼梯和路面一样,也有一定的坡度和倾斜度,那么,直线的

4、倾斜的程度就是“斜率”,这样,情境教学,由路面、楼梯等生活化的情境,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形象化的理解和掌握。  二、公式的推导时“慢”一步,让学生探索推导的过程  数学公式是数学解题的根据,也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对于公式的推导,教师习惯于“代劳”,习惯于教师推导,学生听讲。而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改变“快”教学,应放慢脚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如对于斜率的公式的推导,教师给出了斜率的计算公式后,提出:一条直线如果垂直于x轴,那么,这条直线就没有斜率。这样的教学“一言

5、以蔽之”,学生还没有听清楚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此“快”节奏的课堂,多数学生没来得及思考,也没来得及问为什么,就被牵着往前走。教师应给学生质疑、思考的时间,因为直线垂直于x轴,所以直线上的两个点的横坐标相等,即x1=x2,所以x1-x2=0,0不能做分母,所以,此时的k不存在。这样,在学生质疑时,停下来“慢”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和创新。  教师在推导数学公式时要“慢”4教学,还应体现在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导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创新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索。如对于斜率的公式,更应该引导学生

6、自主探索。教师应给学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或者讨论相关内容。让学生自主构建,斜率的概念和公式借助于直角坐标系而定义,如果直线上有两点P(x1,y1),Q(x2,y2),如果x1≠x2,那么斜率k=y2-y1/x2-x1,并且,很容易得出如果x1=x2,则斜率不存在。这样,学生自主探究,亲自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数学解题时“慢”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材中的例题、课堂上的例题、习题课上的练习等的处理,教师往往采用教师讲的方式,习惯于题题过关,一题不讲不放心,学生

7、们看着老师讲方法、讲解题过程、讲解题思路,看老师有板有眼地板演和书写,时而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时而点头称是,唯唯是诺。可是,学生们对老师讲过的题,再做一遍,不一定都会,如果变化题型、换个问题的方式,更是束手无策。这就是教师“一言堂”、“遍地开花”的弊端和后果。  不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题,还是考卷上的试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对这些题的分析的方法、解题的技巧、解题的思路等的探讨,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找到解题的方法,从而提升解题能力,大量的训练,也会实现举一反三之效。  如学习《基本初等函数》的练习题:  已知f(x)=3

8、x,求证:(1)f(x).f(y)=f(x+y)(2)f(x)÷f(y)=f(x-y)4  常规教学,教师会一步给出证明的过程,如对于f(x).f(y)=f(x+y)的证明,完整的证明过程应该是:  证明:(1)∵f(x)=3x,  ∴f(x)=3xf(y)=3yf(x+y)=3x+y  则f(x)?f(y)=3x3y=3x+y  则f(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