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ID:31510614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_第1页
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_第2页
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_第3页
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_第4页
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编者按:课程建设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本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的朱传世老师就此问题提出了建议。北京市育才学校以“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为育人目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课程,突出了创新性、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所以,本期我们展示育才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成果。  课程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构建课程的时候要考虑这几个方面:强调人性完善,关注共同基础,指向综合发展,培育健全人格。课程要促进

2、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课程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补足基于共同基础的差异,把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使用多元的教与学手段,开发个性化的评价工具。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教育的先在责任,任何时代都不可逃避。这一责任自然要落在作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的课程领域。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呢?下面拟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两个角度分别阐述。  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明确表述,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这是学校育人

3、目标的基本方向,也是学校课程一体化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架构学校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全盘考虑。  1.强调人性完善  人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人是社会性生存体,所以要育德;人是灵长类高等动物,可以育智;人靠体能维持生命,所以要育体;人具有认知和情意特征,可以育美。从这个角度看,不要把培养德智体美作为一种机械的任务、教育行政的命令,而是要站在人性完善的高度设计相关的课程,放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理解相关课程的意义。  如此,这类课程的实施就很明确了:“育德”并不是要把人培养成德育标兵,“育智”并不是要让人

4、在参与恶性竞争中取胜,“育体”也不是在竞技体育中多拿几块奖牌,“育美”也不是向来宾展现几幅美术作品。现在有些学校为了功利目的开设和实施课程,在展示学校成果的时候也总是拿几个学生的表现来说事儿,这就违背了全面发展的初衷。人性完善是教育本质化的追求,不受与教育相关的其他因素的影响,那它必然是课程规划的第一要义和标准,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为人性的全面完善。  2.关注共同基础  全面发展强调为每个学生打下良好的共同基础,即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这是保证每个人可能

5、成功的基础,也是教育公平最为内核的体现。既然如此,学校构建的基础类课程就应该包含完整的德智体美结构,这也意味着在实施基础类课程时不可偏废。6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主科与副科之分、中高考科目与非中高考科目之分就是明证。有的学校弱化甚至让学生自学副科、非考试科目,有的挤占非中高考科目的学时,有的在考试复习期间全面停开非考试科目,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不符合的。同时,学校在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认识到副科、非考试科目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它和主科、考试科目是相辅相成的,并对主科、考试科目的学习起正向促进作用。最近,

6、北京市中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加强了主副科课程、考试课程和非考试课程的关联,也是为了引导大家对“共同基础”的正确认知。  3.指向综合发展  全面发展落实在每个个体身上体现的是综合发展,而不是德智体美分离的状态。长期以来,我们追求门类的全面,却因为过分强调分科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个体本身的综合性特质,以致于学生不能把各个学科的思想、方法融合地加以运用。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建设中要让教师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引导教师除了调动本学科的前认知开发、实施课程外,还要调动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力储备以及生活方面的前

7、认知,从而让学生也学会综合地学习、思考、创造。  此外,还要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单独开设一部分综合性强的课程,或开展较大范围内的学科整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培育健全人格  所谓健全人格就是指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人。有的人有高智商,却缺少道德良心,例如发明有毒食品的配方并卖给作坊主的科研工作者;有的人有健美的身体,却藏着阴暗的心理,例如利用美色犯罪或构陷别人6的人;有的人有思想,却干着邪恶的事情,例如一些邪教组织的智囊团成员

8、。这都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  学校是培育健全人格的第一道门槛,也是针对不健全人格的第一道防火墙。当学校课程结构不合理,当学校实施课程的时候唯功唯利,当学校有着成人和儿童两套道德标准,人格的扭曲就会由机构、组织、成人传播到儿童那里。可见,学校课程方案及其背后的思想逻辑、行为逻辑同样影响人的发展。  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高中教育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