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

ID:31512929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_第1页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_第2页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_第3页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_第4页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讨  摘要: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发展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移动智能终端的特点及其运用于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并研究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移动智能终端;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是指结合各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学习模式,如将课堂学习、计算机远程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混合式学习在原有的内涵上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2、,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如何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混合式教学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  问题。  一、混合式学习简介  自1996年第一篇发表在美国《培训杂志》的E-Learning论文起,教育技术人员和培训领域工作者开始了对在线学习和培训的研究,逐步建立起关于E-Learning的理论体系。自2003年混合式学

3、习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以来,我国学者也对此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黄荣怀指出:“5混合式学习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通过有机地整合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数字化学习这两种典型的教学形式而成为当前ICT教学应用的主要趋势,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王国华等对2003~2012年发表于国内期刊的学术论文进行了量化统计,从论文数量、论文来源、研究群体、研究内容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

4、论。马武林等探讨了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独立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第二阶段为学习者之间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第三阶段为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实施面授,进行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二、移动智能终端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网络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移动智能终端市场也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90.1%,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31.5%。以智能手机、i

5、Pad等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普遍应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以其强大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在教育领域,移动智能终端也以其移动性、功能性和交互性体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1.移动性  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都具有可移动5  性。移动智能终端便于携带,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无论是在教室、家里、图书馆、公交车、公园,学习者都可以实现移动学习。  2.功能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它可以是视频播放器、电子书、随身词典,也可以随时查阅信息、通过

6、社交平台与人交流、下载APP实现各种功能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强大功能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交互性  通过网络连接,学习者可以利用QQ、微信、twitter或其他平台,实现学习者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即时或延时的交流沟通。这种交互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来服务教学,实现混合学习

7、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学习模式。  第一阶段为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前通过QQ或微信发布教学任务,指出下节课要学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提前搜索查阅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资料进行整理。5  第二阶段为课堂授课阶段。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移动智能终端具有存储性和便携性,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可存储在手机或iPad上,课堂上可随时进行呈现和交流。同时智能手机或iPad还可以方便地在课堂进行录音、拍照,对课堂上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即时记录,便于课后复习。  第三

8、阶段为课后巩固和反馈阶段。课后教师发布巩固复习任务。学生可利用智能终端存储的信息随时随地进行复习,也可以继续查找延伸知识。对于没有弄明白的地方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获得即时或延时的解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