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

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

ID:31514721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_第1页
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_第2页
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_第3页
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_第4页
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备课,必须备朗读教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曾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说:“备课要把工夫花在‘备功夫’上,这第一个‘功夫’就是备朗读!”在备课时应该怎么备朗读呢?  一、备朗读教学,教师首先要“自己补课”  1.从一次尴尬说起。记得一次为了上区级公开课《怀素写字》,试教后,教研员田红老师把我精心打磨的教案放在一边,让我现场朗读课文《怀素写字》。我不屑地信口读了起来。没有想到,仅仅课题“怀素写字”这简单的四个字,就被田老师打断了三次:  “‘怀’的韵母是‘??i’,你‘?弧?的口型没摆到位,发音时嘴巴要张开,韵母的音发到位。”  “‘写’是第三声,调值是‘214’,你也没发到位。”  

2、“课题要‘读出意思’,读出‘谁’在‘干什么’?你再试试!”  读课题尚且如此,后面的文章可想而知,当时我感到尴尬,又委屈。在四年高等师范院校学习期间,从未接触过任何朗读教学的指导,工作后,也从未接受任何朗读教学方面的培训。能怪我吗?据我了解,这种“书读不好”的情况教师中很普遍,真希望教师培训部门能“雪中送炭”,加强在职朗读培训,给我们这些师范毕业生多“补补课”!  2.我是这样“自己补课”的。  (1)8听名人读。我常常播放方明、雅坤、乔臻和丁建华等著名播音员的朗诵作品,细细品味,逐句模仿。  (2)听自己读。我在备课时,常常录下自己的朗读,认真倾听,换位思考。不足之处反复斟酌修改,

3、进步之处进行标注,供下次参考。以师昏昏,绝不可能使生昭昭,朗读教学亦然。我在朗读一篇课文时,常把自己当作学生,按照朗读教学的过程反复练习,“循序渐进”:读准(读准字音)→读畅(读得流畅)→读情(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境(展开想象、联想)→读美(抓住美感、基调)。  自己没有把握的读音或不知其所以然的读音,都要翻阅字典或词典。在朗读时,根据自己的发音弱点,我特别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字的第三声、轻声、儿化和变调等学生不容易读准的地方。例如《月亮和云彩》中,连续出现了两个儿化音,“一会儿暗,一会儿明”,我在朗读时发现读到这里很拗口,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发现:“yíhuìer”在音节规范

4、书写的时候,读音上将“huì”中的韵母“i”省略,读成“yíhùer”,即在发韵母“u”时,就自然卷舌。这样,我自己“规范”了。  (3)向名家请教。张颂的《朗读学》、张连元的《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和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关于朗读教学的文章,都曾为我在备朗读教学时“答疑解惑”。如通过学习张颂的《朗读学》中第十一章停连中的“强调性停连”,我知道了停顿的方法远非一种,不同的停顿处理,语言表达的意味也就不同。  (4)反复练读。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在朗读时“拿腔拿调”,于是,我开始尝试“素读”――“像说话那样朗读”,不摆“花架子”8。特别是读人物的对话时,要考虑到说话人的身份、思想感情

5、、性格特征乃至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到“读谁像谁”。  朗读读到“几分熟”呢?我要求自己,读到看到每句话的前三个字,眼睛即使离开课本也能把下面的话读出来。如此熟练,才能及时从学生的朗读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此熟练,才能在范读时与学生“眼神互动”,时刻观察他们在聆听范读时的神态、表情,以此来评价我们的范读是否带着温度、感情,让文字活起来、立起来,融入学生的身心,引发群体的共鸣。  渐渐地,每天大声、规范地“开口备课”成了我的一种习惯。通过“自己补课”,更加从容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在语文课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范读成为课堂亮点。  二、备朗读教学,心中要装着“目标”  朗读教学“目标”是朗读

6、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装着朗读教学的“目标”,我们在备课时就会心中有“一把尺子”,从目标出发,优化朗读教学,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朗读“目标”也可作为一种评价手段,用来检测朗读教学的任务是否落实完成,朗读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如果目标达成欠佳,我们就会及时反思,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备朗读教学,要“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在备朗读教学时要了解学情,站在学生的真实起点,抓住学生朗读的难点,寻找解决策略,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朗读情况很复杂,这里仅举两个例子――  1.8张不开嘴,发不出声。有的学生不习惯响亮读字,总是在喉咙管里哼,读起文章来,哼哼唧唧

7、,没有语音语调语气上的变化。课堂上碰到这种情况时,很多老师会反复叮嘱学生大点声,把声音放出来,可是收效甚微。学生反而更加紧张、局促不安,或者音量提高没多久,又“打回原形”,下次依然“我行我素”。为了矫正这种不良习惯,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教好每一课的生字。在读每一个生字时,要求学生嘴巴打开,口型到位,读准声母韵母,读满调值,字字响亮。  (2)学生朗读课文,要严格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听到学生读得不清楚响亮的时候,要及时纠正提醒。有时,我会从课文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