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

促使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

ID:3151498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促使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_第1页
促使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_第2页
促使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_第3页
促使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促使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充溢生长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促使作文教学有效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98-01  作文教学乃语文课程之半边天,承载着发展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任。作文教学应建立在阅读与观察的基础之上,让多彩的生活与经典文本为学生的作文注入“源头活水”;同时教师还应优化批阅与评价策略,想方设法调动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热情。  1捕捉生成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观察与实践活动4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师要拥有资源意识,要着力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经常留心

2、生活,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见闻感受,积少成多,丰富感受与体验,以便在作文时随时检索使用。比如,一次在课间,笔者无意中发现了一位同学带来了一只黑色的小甲虫,在位子下偷偷地观看,笔者一下子来了灵感:何不让这位同学将小甲虫拿出来来,跟大家一起欣赏呢?于是,在课间几位同学围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议论着,表现出一种喜欢和好奇的心理。看到这情景,笔者颇为高兴。于是,笔者就要求这位同学写一篇观察日记,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上网查询,或者几位同学借助网络开展跟甲虫相关的探究活动。在笔者的指导下,一篇题为《我收获了知识》的作文应运而生。文中既有对

3、甲虫的外形描写,生活习性介绍,还有相关的知识;同时文中还流露出了小作者收获知识的欣喜之情。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处处有素材,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观察与积累的意识,以自己的一双慧眼捕捉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鲜活资源,适时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多观察、勤练笔、善积累、乐表达,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诉诸于文字,给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一串串的脚印,在记忆的仓库中留下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2品味经典之作,鼓励学生从中学习作者的构思  凡是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编者千挑万选、精心打磨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对于教

4、学来说有着较高的教育与教学价值。语文课程承载着诸多的任务,包括思想道德的积淀、语文素养的提高,精神境界的升华,等等。而对于一篇篇经典课文的学习就是实现此任务的依托。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经典之作中揣摩作文的表达技巧、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借鉴文章的巧妙构思,进而促进写作方法的不断积累,促进作文水平的不断提升。比如,叶圣陶的《荷花》就是一篇经典之作,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首先,此文开头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不绕圈子,不说废话,表现出一种直截了当、干净利落之美;其次,在描写荷花的时候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

5、地再现了荷花、荷叶的神韵;更令人称妙的是,文章最后写了作者的想象,把作者那种陶醉于美景之中的情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教学此文,教师除了引领学生感悟语言之美、情感之美,还要引导学生欣赏构思之美,并布置学生仿照文章的构思和写法,也来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儿,然后再跟《荷花》一文比较,找出亮点与差距,反复修改、打磨,直至自己满意为止。4  笔者认为,教学语文就要重视读与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做到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为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服务。  3欣赏精彩语段,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景状物的方法  经典的课文中总有着精彩的语段,这些

6、语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切不可等闲视之,而要充分利用它,凭借它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分析、欣赏、评价等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比如,《大江保卫战》一文描写抗洪抢险的场面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突出了个体形象,又展现了群体风貌。这种点面结合的手法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恰巧,五年级教材中设置了一个要求学生描写场面的练习。笔者就跟体育老师商量,运用体育课组织了一次年级组之间的拔河比赛。笔者要求学生既要当好队员,又要当好观众,从“点”和“面”两个视角来用心观察这场比赛,为习作作好素材积累。下面是

7、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精彩语句:“随着体育老师一声令下,队员们各就各位紧握绳子,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体育老师哨声一响,队员们都使出浑身解数……”――这是从“面”这个角度进行的描写;“只见李凯同学满脸通红,牙关紧咬,眉头紧锁,双脚蹬地,身子向后倾斜。”――这是从“点”这个角度进行的描写。总之,在作文中学生学会了“点面结合”这一描写场面的写法,彰显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4坚持面批作文,促进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4  传统的批改作文的过程是封闭式的,教师独自批阅,写下评语,而这一过程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学生不在场。学生知晓批阅的结果只有等到作

8、文讲评课上。而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往往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而对于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则难以详细地点评。但是“面批作文”却大不相同,这种方式师生共同参与,实现了零距离的接触,发现问题教师及时跟学生沟通,相互交换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融洽了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