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ID:3151787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83-01  作文一直成为困惑着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问题,的确,作文对认知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讲是一件难事,而对农村小学生来说更是一件让他们头痛的事。农村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众多原因,他们写作时常觉得困难重重。因此我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说说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要降低学生写

2、作要求,不需要给学生太多束缚,让学生放胆去写。这就好比刚学走路的小孩,你怎么能要求他走稳走快呢?首先鼓励他敢于迈开步子自己走路、虽然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但经过训练会越走越稳。我们教师要像父母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我们不必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只要学生愿意写、乐于写就行,鼓励学生把心里想的,想说的话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4。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

3、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喜欢写作文的动力,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改变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例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或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或把学生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其他各类报刊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分段辅导  低年级学生词语积累不丰富,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不同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的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培养说话能力同时,要注意指导低年级学生练习写话。经常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低

4、年级就会逐步具有围绕一个中心说几句话或写一段连贯话的能力,这就为三年级开始的命题作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教师要使学生理清句、段、篇的联系,培养学生作文时做到有条有理,内容紧凑。小学生课外的时间有限,过分要求每一次写作时都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力而不足。我们不妨让学生进行片段训练,让他们把自己觉得感兴趣的人或事以记录片段的形式,让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并通过片段整合成篇。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5、绚丽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而言,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去参与,才会有更为鲜明、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到写作上来,我们要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让作文训练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写他们感兴趣,乐于写的作文。4  三、积累素材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情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鉴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因此要以读为本,由仿到创,写出“

6、自我”来。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写出来的内容空洞,语言生硬,没有美感,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让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学生习作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首先,要加强阅读,农村小学生要学会多背书,背一些名家作品,名人名言,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段落。背诵也是一种模仿,久而久之,痕迹加深,脑海里词汇量增多,在写作文的时候,好的词句情不自禁会从口中溢出。要求学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阅读、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其次,是摘抄。优美的词汇,除了诵读,还应该学会摘抄,

7、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使习作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从小就培养其写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意义非常重大。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小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了,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用心地指导,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他们写作欲望,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8、,他们完全可以描绘出精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刘馨)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