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

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

ID:31517985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_第1页
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_第2页
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_第3页
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_第4页
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寻微课设计中的“6+1”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来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它具有时间少、内容精、动态生成、开放性等特点。因此,优秀的微课设计可以从“6+1”入手,“1”是指清晰、可行的教学目标,“6”是指与教学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相配套的微设计、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内容。  一、让教学目标更加清晰  在制定微课教学目标时,要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具体而微”。即制定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教师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目标测量等。如制定《雷雨》(人教版语文二年

2、级下册)一课的生字教学微课目标为:1.识记生字的字形,读准生字的字音;2.让生字回到词语里,读准词语,并能用生词造句;3.让词语回到句子里,理解词语的运用,有感情地读出句子的韵味;4.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生词。  二、分析与重组教学内容6  在当前教育教学条件下,微课更多体现的是现实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达成教学目标的需求,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承担课题引入、内容讲述、过程演示、巩固练习等不同的角色,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注重微课与现实课堂教学的整合。在微课设计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习主题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

3、合乎学科思维逻辑的内容体系的分析与重组,在注重把握教学结构的同时,更多地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如介绍一位名人、讲述一段故事、分析一个问题等,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适时互动的教学内容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设计《三个儿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这一课时,可以把课文内容、人物对话、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等内容进行微化处理,设计成微课,也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孝敬父母”这个主题。  三、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微课细化到了知识点和具体到某一教学环节,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资源库索引。制作一个好的微课课

4、件,不仅需要对所教的教学内容熟悉,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1.找准“动”点,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境,将静止、抽象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产生情感,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认字识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单纯地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读,则显得非常单调乏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荷叶圆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课件,让课文中的主人公青蛙边蹦边说

5、:“小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有几个词语不认识,想请你帮帮我,行吗?我会请你去听听池塘边有哪些故事。”动态的画面与有趣的问题相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凸显“说”6点,培养复述能力。如教学《捞铁牛》(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时,微课内容是组织学生有条理地复述捞铁牛中的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老师精心设计了捞铁牛过程的动画课件,边点击“并船搭架”“船装河沙”“潜水摸牛”等环节,边让学生跟着动画的演示来复述课文。通过一遍遍的演示,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切入“想”点,拓展学

6、生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中人物的生活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远,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就能给学生添上一对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落实“写”点,提高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写”。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写”点,让学生进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坐井观天》(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课的拓展环节

7、,可以在总结全文后出示一道小练笔题: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请你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的情景编成一个小故事。并通过出示“美丽大世界”的动画,让学生结合画面发挥想象,既提高教学的效率,又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四、把微练习落到实处6  练习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师设计练习,要让练习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每个学生都爱上练习。  1.紧扣教学目标。微课课堂作业设计要紧扣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思考作

8、业题背后的“含金量”,通过练习,或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或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