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

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

ID:31570278

大小:53.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3

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_第1页
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_第2页
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_第3页
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_第4页
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法学专业期刊引注规范研究独木不能成林,在日常论文写作或是法学领域的研究汇报中,个人创作与研究都离不开对于他人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借鉴,更免不了对于其作品的引用。国际上已经开始重视引注规范的统一性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国法学研究繁盛,每年发表的文章数以万计,但缺乏统一的引注规范使得学术研究多有不便,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法学界影响力较大的CLSCI的16种期刊的引注范例,总结演绎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的法学期刊引注规范稿。一、规范法律引注的必要性第9页共9页我国虽然目前也已经开始研究学术引证的体例规范,并也产生了重要的成果,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

2、据规范(试行)》(CAJ-CD),它参考了ISO690规范,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制定。XX年1月,主要依据CAJ-CD规范,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布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以下简称《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作为我国社会科学文献参考及引证体例一个比较权威的规范文件。这种半官方性质的规范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国的法学已不再是婴孩,而是正在发展成一个具有独特气质的法律共同体,法学期刊作为国家学者发布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是应该使用自己独有的引注规范,还是应该接受在其之上的统一的学术引证规范?美国法学和法律界也出版了具有领导和统一意义的“引证

3、统一体系”(蓝本),由《哈佛法律评论》《哥伦比亚法律评论》《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评论》《耶鲁法律杂志》等四种法律学术期刊联合出版,从1926年至今已经出到了第17版。“引证统一体系”条例细致,影响巨大,已经是美国法律界最重要的文献引证规范“蓝本”。虽然美国至今仍有一些传统的法律引证规范和“蓝本”并行,但毫无疑问,美国对于法学的引注规范同一化已足够重视并成果斐然。相比之下,我国虽有重视,但缺乏实际指南。第9页共9页实际上,我国已经出现的法学论文的统一引证体例就是比较简明和实用的规范,并因此对于法学论文格式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法律期刊的引注规范标准却是各说各

4、话,即使是发行量和影响力可观的CLSCI的16种核心期刊,也没有达成统一,各刊都有自己的注释体例,对参考文献、引用规范等的要求更是各有要求。然而,统观世界和我国现在学术的环境,建立统一的法律引注规范将会成为未来法学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趋势:一是规范学术产生的途径,二是有利于解决具体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术论文的引注规范,可以更系统而真实地反映作者创作的思路和真实性。此外,各个刊物都有自己的引注规范,固然可以满足自己刊登需求,然而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引注的不一致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有的学术期刊的引注规范中没有提到某些引用的编辑要求,作者在修改和投稿的时候会因缺乏

5、指导而自我创造,最终仍然会破坏刊物整体的阅读印象。本文通过对于XX年CLSCI16种期刊的引注规范的整理和比较,以我国发行量和影响力的这16种法学期刊为基础,分析我国法律专业期刊中引注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完善我国法律专业期刊引注规范,使其走向系统化、统一化的合理建议,并基于CLSCI期刊的实证研究书写我国法学专业期刊统一引证规范的建议稿。二、法学引注规范建议基于对CLSCI目前16种期刊引注规范的整理,笔者希望能融会贯通,总结出一套更具有传播性和普适性的法学引法学文化┃文化┃Culture注规范建议,以期使法学研究体系更加完善。(一)引注总体要求(1)文献引证

6、应采用注释体例。文献注释应当完整。(2)作者姓名应当完整,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对于外国人名的处理,如果名和姓均用中文,两者之间应用间隔号。如:特雷•伊格尔顿,如果名是字母缩写,姓是中文,两者之间应用英文句号,如:E.M.温德尔。(3)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学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人名、地名和术语需译成中文。正文中出现的中文需配合中文标点符号,英文正文和引注需用英文标点符号。(二)引注规范范例1.作者信息著作者的姓名应当完整准确。作者如果是两人,二者姓名之间用顿号隔开,作者如果是三人以上,只注明第一作者,并在其姓

7、名后加“等”字。第9页共9页2.脚注规范(1)脚注序号运用空心圆圈“○”加阿拉伯数字的格式表示。(2)序号在正文中的位置在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3)期刊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计码。3.引用规范(1)引用自己作品文中引用自己作品,直接标出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2)非直接引用原文非直接引用原文,注释前加“参见”或“详见”字样。(3)引用同一来源多次当重复引证同一文献时,可简化为“同注n,第×页”。相邻的两个注释若完全相同,用“同上注”,如果主体部分相同而页码不同,则后面再加注页码,如“同上注,第×页”。有间隔

8、的两个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