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

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

ID:31570784

大小:31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3

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_第1页
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_第2页
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_第3页
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_第4页
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七年增长之后的安全隐忧——关于我国粮食供需状况的调查报告权威发布近一个时期,国内外粮食价格不断攀升。2010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升至214.7点,再创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后的历史新高。我国CPI继去年同比上涨3.3%后,今年一季度上涨5.0%。期间,粮食价格分别上涨11.8%和14.9%,成为主要推动力。面对国际粮价高企,全球可能再度上演粮食危机的警告接踵而至。有日本媒体甚至危言耸听说“中国要把地球吃光”。那么,我国粮食的供需状况到底如何?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路在何方?“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

2、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2010年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粮食产量“七连增”,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同时,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北方冬麦区遭遇冬春连旱,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下降。在粮食连续7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保持粮食继续增产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鉴于此,对我国的粮食供求状况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受教育部委托,南开大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组于2010年对我国粮食供需和全球粮食贸易状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报告。粮食需求的增长态势不可逆转我国粮食需求在较

3、长时期内将保持增长态势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⒈人口总量将持续增加2009年我国总人口为13.35亿人,据预测总人口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到2030年达到人口总量的峰值14.62亿人,年均增长约600万人。按200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399公斤测算,仅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就需要每年新增24亿公斤的粮食供给。⒉人均收入水平将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从1995年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83元增长到19109元,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578

4、元增长到5919元,年均增长9.2%。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199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但2000年以来下降趋势明显趋缓。201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从国际比较来看仍处于较高水平。在人均收入水平快增与恩格尔系数慢降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粮食需求将进一步增加。⒊膳食结构变化增加粮食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直接粮食消费减少,肉蛋奶消费增加。人均肉类占有量从改革初期的9.1公斤增加到2009年的44.4公斤,人均奶类占有量从1.2公斤增加到26

5、.4公斤。一般来说,猪肉的粮食转化率为1:4(即4斤粮食可以转化为1斤猪肉)、鸡肉的转化率为1:2、牛羊肉的转化率为1:7。随着肉蛋奶消费的增加,我国的总体粮食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以2009年总人口为基数,按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肉类消费计算,需新增粮食供给52.9亿公斤,相当于2010年新增粮食产量(156亿公斤)的34%。除了上述三个推动粮食需求增长的因素以外,我国农村居民基数大,城乡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明显。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对粮食需求的增长会更快。提升粮食供给能力面临瓶颈制约制约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升的

6、主要因素包括:耕地、劳动力、化肥、水资源、生产经营方式等。⒈耕地制约耕地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提升我国粮食供给能力的制约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人均耕地少。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仅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第二,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进一步减少。我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8.26亿亩,净减少了1.25亿亩。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不断加大。第三,“占补平衡”难以保证耕地质量。大多被占用的土地相对肥沃、设施相对齐全,而新补充土地的生产力较

7、低。“占补平衡”可以保住耕地面积总量,但容易造成耕地质量的下降。第四,弃耕抛荒现象不容忽视。⒉农业劳动力结构和素质的制约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供给持续增加的制约,主要不在于数量的减少,而在于结构的不合理和素质的下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在1991年达到峰值3.91亿人,此后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为2.97亿人。据统计,2009年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5亿人,真正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已经下降到1.5亿人左右。从劳动力结构来看,当前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质量处于不断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中51岁以上劳动力比重达到了33%。按照现有劳动力

8、总量和年龄的推移,到2020年前后50岁以上劳动力比重将达到50%左右。同时,农业劳动力素质不容乐观,学历层次低,农村实用人才短缺。通过外出打工人员与在家务农人员的分组调查,明显地反映出“学历层次越高越倾向出外打工,学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