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

ID:31584584

大小:28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4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_第1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_第2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_第3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_第4页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学员姓名:YYY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XX课题第7课选择题解题技巧教学目标了解选择题的类型;掌握高考常见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授课日期及时段××年××月××日××:××——××:××教学内容一、高考选择题概述选择题是一类客观性试题,由于其具有信息量大、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角度和层次多,且评分较客观等优点,在各类中考试卷中已成为固定题型。在化学中考试卷中,选择题一般占48%—50%。因此,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制约很多学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瓶颈。了解化学选择题的特点、类型、掌握解化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保障。本文拟

2、从这些方面作简单介绍,旨在抛砖引玉。(一)、选择题的特点选择题的结构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其题干和选项都是经过精心设置的,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很强的迷惑性。(二)、解答选择题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解答化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是:1.认真审题,读懂“题干”和“问句”的含义;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抓住关键,找到突破口;3.转换思维方向,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去伪存真,准确求解。二、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与例题根据化学选择题的特点,解答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直接判断法这是解化学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解题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正误型”选择题。【例

3、1】.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气体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解析:本题考查的实验现象,属于识记水平。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石蜡燃烧没有白烟,硫粉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所以,可直接判断本题答案为D。(2)筛选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

4、答组合型选择题。【例3】.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D.用含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解析:本题是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题,涉及物质的溶解性、酸与盐反应、酸与碱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化学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题目要求从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同学平时练习较多的是B、D两个选项,其中B选项的化学原理是酸与碳酸盐的反应,而D选项的化学原理是碱与酸的反应,显然都是正确的可以淘汰;A选项是课本P131上的一句话“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里,但能溶解在汽油里”的应用,也能确定是正确的;通过筛选得出符合题

5、意的选项为C。【例4】.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铜,有两条途径:<1>;<2>。若需制备相同质量的铜,在实际过程中,两条途径所消耗的有关物质质量相等的是()A.B.C.D.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示信息转化为自己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或等价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实验类和规律类选择题。【例5】.图1中,试管内收集了满满一试管不同的气体(①,②,③,④),将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试管内水位上升的高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④②③①D.②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体的溶解

6、性知识。粗看似乎难以下手,仔细审题后发现“水位上升”是此题的题眼。水位上升是由于试管内气体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造成的,于是题干可转化为“气体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从而迅速选出正确答案C。【例6】.下列反应肯定不能生成无氧酸盐的是:①碳酸盐溶于酸,②酸性氧化物溶于水,③酸性氧化物溶于碱,④碱性氧化物溶于酸,⑤碱性氧化物溶于水,⑥金属溶于酸A.②③⑤B.①④⑥C.③④⑤C.①③④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分类及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的掌握,综合性很强。我们知道:金属与无氧酸、碱与无氧酸、盐与无氧酸、碱性氧化物与无氧酸若反应则一定能生成无氧酸盐,那么金属与酸、碱与酸、盐与酸、碱

7、性氧化物与酸若反应则可能生成无氧酸盐。因此,解此题的关键是将题中的“肯定不能生成无氧酸盐的是”转化为“可能生成无氧酸盐的是”就不难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A。(4)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化学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方法常用于解答原理类、计算类、图表类选择题。【例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