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

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

ID:31596691

大小:1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5

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_第1页
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_第2页
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_第3页
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_第4页
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路径选择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蓝黄’战略背景下山东省产业集聚与区域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11WF17)和山东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201104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王成新(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城乡差距高位徘徊,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三农”问题呈现新特点,城市自身问题凸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应该改变过去单

2、纯的“农村+城市”、“工业+农业”的模式,从城乡平等、全面系统、因地制宜、历史发展的视角,走“政府主导+城乡互动+多元融合+重点突破”的城乡统筹新路子。〔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差距;城市化进程〔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2)04-0057-05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城乡差别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引发了严重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P77-78)“

3、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P65)鉴于中国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及其衍生效应,改革开放之后,城乡统筹发展成为我国制定政策的重点。国内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区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张华等从战略的层面探讨了转型期城乡统筹的发展[2],冯胜对中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比较[3]。土地是当前城乡利益统筹的关键环节,方文、周建等探讨了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及其对公平和效益的影响[4]、[5]。基本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刘流、王宏远等分别剖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及规划技术[6]、[7]。姚

4、中杰以山东省为例,提出了省管县体制下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选择[8],而王林容等则专题研究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农业现代化以及镇域经济发展[9]、[10]、[11]。综观诸位学者的研究,对城乡统筹的各个层面已经积累了丰富成果,指导着当前的中国实践,但立足战略发展角度,对新环境下城乡统筹新路径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企业改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等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几度变化,城乡统筹也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统筹城乡发展

5、”的思路来解决“三农”问题以来,城乡差距并没有显著缩小反而一直在高位徘徊,反映出我国城乡统筹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实践结果不尽如人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乡统筹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  (一)城乡差距高位徘徊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监控机制和衡量标准,很多地方对城乡统筹精神的贯彻形式大于内容,一些中央政策难以落到实处。所谓的城市支持农村还属于良好的愿望,实质仍是农村在支持城市。如黑龙江五常大米市价四五十元而农民仅得

6、不到两元[12],大部分利润都留给了城市的加工业和流通业。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几经反复急剧扩大(见图1),从1983年的1.49扩大到2011年的3.13。近年来,城乡差距又进一步从居民收入扩展到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城乡冲突的成因从土地权益扩展到政治权利。很多地方出现新一轮剥夺农民土地的倾向,违背农民的意愿搞大拆大建,农村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廉价地卷入城市现代化进程,而农民自己却被长期排斥在现代化建设之外[13]。城乡关系呈现点上改善、面上恶化的状况。图11978—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变化数据来源:2011

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二)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近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一直快速发展(见图2),2011年底全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3%,这意味着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也标志着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中国城市化模式、城乡关系也将相应发生较大转变。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今后十年我国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轨道,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在城市人口占主体且力量日益强大的今天,城乡统筹逐渐从“小马拉大车”时期转向“大马拉小车”阶段,城乡关系也开始变化。可以说,农民的快速市民化使农村

8、发展问题逐步淡化,而城市民生问题则风生水起。图21978—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城市人口变化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三农”问题呈现新特点  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