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

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

ID:31607855

大小:10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5

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_第1页
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_第2页
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_第3页
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_第4页
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议论型文言文专题-第3课时(黄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议论型文言文:说课堂导入(“说”)(2分钟)“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

2、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知识典例(教师风采展示)(15分钟)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它要求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对于该类文言文的阅读关键是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即文中作者对人、事、物或别人观点的态度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作者的观点与所选取的材料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弄懂这些,基本上就读懂了该文。但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很难读懂上述的各种关系,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3、着手,全面把握文意。一、以题解文,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二、以文解文,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三、以注解文,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四、以理解文,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

4、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汉语,使字不离词

5、,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根据多年高考题特点分析,在做题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  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二、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三、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

6、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四、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强化练习(质量是关键)(20分钟)2011徐汇区二模第二篇改过说汪琬(1)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有奇有偶,其用则为刚为柔。刚柔互居其位,而后吉、享、利、无咎、凶、厉、悔、吝之象生焉。盖教人趋吉避凶之道至矣。而又於颐卦之后,系以大过。其在颐曰:“山下有雷,颐。君

7、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圣人以为言语饮食,特细故耳,及其不慎不节,则必为过之大者,故以大过继之。孔子为《易·系辞》曰:“颜氏之子,其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夫知而不,此即改过之道也。(2)吾谓善改过者,始乎悔,而成乎勇。昼之所为,夜而思焉。少盛之所为,壮老而思焉。举凡言语之不慎,饮食之不节,以失其身,取怨尤於人者,不可谓不多矣!自非刚愎之士,思之岂有不悔者哉?然悔之未几,而因循掩护之念复作,不曰姑俟诸异日,必曰此不足以累我。及甚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