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ID:31608022

大小:272.87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1-15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康王认为商朝灭亡是因为贵族官员以青铜作为礼器沉沦于酒,故西周青铜礼器“则以食器为重”,体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B项正确。青铜器是贵重物品,贵族享有,不可能在西周时期成为日常用具,排除A。商

2、周时期是青铜铸造的黄金时期,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而是强调周代吸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排除D。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D.促进了文化整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是指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的开明政策;“变其俗、革其礼”是指用周文化强行改造鲁当地文化;两者的做法体现了分封制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整合,D项正确。材料强调分封制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整合

3、,与扩大了地方权力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是强调其促进了文化整合,排除B。材料反映齐国和鲁国推行的统治政策,与强化了中央权力无关,排除C。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D.打击豪强势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改革,

4、排除A。材料信息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改革,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打击豪强势力,而是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改革,排除D。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王制”向“帝制”过渡,体现了“王制”不断衰落(即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帝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加强),这一变化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A项正确。公元前771年,西

5、周已经灭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诸侯之间的矛盾,而是强调战国中后期制度变革的趋势,排除C。材料中秦、齐并称为“帝”,与统一格局的确立矛盾,排除D。点睛: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由“王制”向“帝制”过渡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B.世卿世禄制C.三公九卿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富贵之门必出于兵”可知,军功成为赏赐爵禄的必要的条件,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军功爵制,取消了世卿世禄制的特权,排除B。三

6、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行政官制,排除C。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排除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庄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可知是荀子的人性

7、本恶,故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C项正确。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与材料人性本恶矛盾,排除A。韩非子主张人性本恶,应用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与材料中“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矛盾,排除B。庄子主张无善无恶论,要遵循自然,无为而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7.学者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共治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