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

ID:31608386

大小:1.84 MB

页数:540页

时间:2019-01-15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_第1页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_第2页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_第3页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_第4页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戴维·凯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版权信息本书纸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12月出版本书由“行行”整理,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或者想获得更多免费电子书请加小编微信或QQ:491256034小编也和结交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或者关注小编个人微信公众号id:d716-716为了方便书友朋友找书和看书,小编自己做了一个电子书下载网站,网址:www.ireadweek.comQQ群:550338315目录译者序黑石,全球PE行业的一个象征中文版序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瞩目的新焦点主要人物一览表第1章一场自我加冕的盛典第2章“这会是一个金矿”第3章德崇时代第4章黑石的诞生第5章“我们是您最忠

2、实的拍档”第6章每一单交易都是或生或死的抉择第7章一个人的舞台第8章并购噩梦第9章对手不止一个第10章和彼得森分道扬镳第11章房地产,黑石的“新宠”第12章跻身王者之列第13章150亿美元,科技泡沫时代的巨大收获第14章昂贵的德国之旅第15章做一只精明的“秃鹰”第16章寻找下一个“施瓦茨曼”第17章塞拉尼斯,最成功的投资第18章变现再投资第19章必须成为第一个行动者第20章证券化,再掀并购狂潮第21章疯狂的写字楼聚会第22章黑石上市了第23章繁华后的落寞第24章该为这一切付出代价了第25章是创造者,还是掠夺者第26章资本,永恒的王道译者序黑石,全

3、球PE行业的一个象征巴曙松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上私募股权(PE)投资的火爆程度,经常被夸张地形容为“全民PE时代”,据说金融界人士见面,几句寒暄之后,不谈谈PE就OUT了;又据说在北京金融街或者国贸附近的餐厅里,服务员因为听得太多、耳熟能详的缘故,也都大致知道GP(普通合伙人)、LP(有限合伙人)、PB(私人银行)、PE等概念。在这些场合,我常常在想,不断涌入私募市场的人们,他们最为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呢?我想,找到这个行业里的标志性公司,从这个行业的起步,到这个行业的起起落落,一直到现在还在这个行业呼

4、风唤雨,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公司,分析这个公司的成长轨迹与经历的风风雨雨,对于直接或者间接参与PE事业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很好的读本。于是,系统介绍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的《资本之王》,就成为我们的首选。黑石在中国金融界被广泛知悉,缘于其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前,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十分凑巧的是,在其挂牌上市之后不长的时间内,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黑石股价也不断下跌,至少从短期来看,把包括中投在内的投资者套牢其中。换言之,无论是运气好、还是精明的时点计算,黑石

5、创始人和原来的股东们成功实现了高位套现。这已经足够成为一个让中国和美国的财经媒体反复挖掘、分析并反思的投资案例了。在黑石上市之前,私募股权实际上一直是以一种十分谨慎低调、在外界看来甚至还有些神秘的风格进行运营的。因此,黑石在2007年的上市引起了当时金融界的广泛争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出的批评文章直接命名为《拯救施瓦茨曼》。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的文章以黑石会议室为背景,分析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象征性的任务”,文章赞誉黑石的施瓦茨曼为“华尔街的新国王”,他会与华尔街曾经风云一时的摩根等人一起载入史册。检索各种关于黑石的介绍资料,可以看到,

6、虽然内容和角度有所不同,但是都会中规中矩地介绍说,黑石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同时,作为花边,通常也都会介绍黑石公司名字的来历:黑石集团于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PeterPeterson)和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Schwarzman)共同创建。黑石这个名字是施瓦茨曼想出来的,schwarz在德文中的意思是“黑”,peter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石”。不过,对于黑石的了解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此,那么,就确实没有充分借鉴这个行业的先行者更为

7、深刻的成长经验和体会。黑石的许多探索和做法,已经有不少在全球业界被广泛采用和借鉴。例如,黑石一直强调,在恶意收购十分流行的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资本市场上,黑石坚持了一个当时看起来反潮流的规则—友好收购。彼得森说:“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并成为不少私募股权公司积极学习和改进的一个基本原则,这甚至成为“私募股权”中“私”字的一个自然内涵,那就是:双方应当通过私下的充分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和了解。又比如,黑石强调自己喜欢投资“并不时髦”的产业,喜欢与行业的主导型企

8、业如世界500强合作,在时点的选择上也有许多引人称道的案例。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案例是,黑石2004年从德国一家投资机构手中买下了塞拉尼斯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