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

ID:31627767

大小:54.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闹钟》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2.识字14个,渗透性识字。3.通过课文的认读与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思维和自学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14个,渗透性识字。2、理解小闹钟为什么在猫头鹰和小兔子家“不能闹”,在小熊家“使劲闹”。三、教学准备闹钟、课件、生字词卡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嘘!听谁来了?播放闹钟声音引出:闹钟(板书)闹钟: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上节课跟大家学得很开心,这节课我要来考考大家了。敢接受挑战吗?

2、2、出示生字词认读3、可以用你喜欢的一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4、有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句中读音也不同。(出示一段话,试读、齐读。)妈妈骑着自行车,带我到银行里去。我看到路上有许多行人,银行门口有一行大字。(二)新授1、师:小闹钟发起的挑战是难不倒大家了,今天他起了个大早,你猜猜它想干什么?(小闹钟想为朋友们做点事)2、它去了哪些朋友的家里?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78页,自己读课文,并用铅笔把你找到的画出来。3、交流汇报(1)猫头鹰,在它的家发现了什么?(日记)日记上写着:晚上我抓了三只老鼠,完成了任务。小闹钟看到它的日记说了什么(2

3、)小兔子,在他的家小闹钟又看到了什么?(作息时间表)小兔子需要他的帮助吗?(3)小熊,他在干什么?(睡懒觉)他想改掉这个坏习惯吗?请小朋友们读一读4-6自然段,想一想:小熊怎样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4)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小闹钟就使劲闹起来:嘀铃铃,嘀铃铃,该起床了!”现在你就是小闹钟,你会怎样闹?(指名读)(5)你喜欢小熊吗?(6)同学们想一想,小熊以后还会睡懒觉吗?他有自己的努力方向,愿意自己支配时间。又得到了小闹钟的帮助,他不但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还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我们真为他高兴!4、拓展延伸(1)刚才,小闹钟分别到

4、了猫头鹰、小兔子和小熊的家。想一想,他还到谁家?(2)如果小闹钟早上6点半到你家,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对他说呢?(同桌说一说,指名汇报)5、自己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小闹钟和谁做了朋友?(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小声自读课文。)6、同学们有的像猫头鹰一样把要做的事记下来,有的像小兔子一样制定作息时间表,还有的像小熊一样上闹铃,提醒自己。你们能够合理地利用和支配时间,小闹钟也和你们成为了朋友。(三)指导书写。1、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2、集体反馈,展评学生作业。总结:小闹钟看到同学们能够抓紧时间认真写字,非常

5、高兴,他有一份关于时间的礼物要送给我们一一(课件出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听配音朗读,师生齐读。教学反思: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又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前提,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训练他们的理解、表达、想象、合作等能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节约时间,合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的:一、加强朗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默读、集体读

6、等多种方式去读)。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是“学习用”,而不是“用”或“能用”)的要求。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二、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小闹钟悦耳的铃声,欣赏小闹钟美丽的图片,感觉猫头鹰、小兔子、小熊三种不同动物可爱的形象,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知识,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三、张扬学生个性,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

7、学生体验情感,阅读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更不可能对童话中的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有鉴于此,在故事快要结束时,我鼓励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和想法,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得到有机结合,达到了对学生进行节约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一思想教育的目的。但是,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女口:课堂时间分配不尽合理,再者,就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特点,如何进行活泼有序的组织教学,我会在这一方面继续改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