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

ID:31630585

大小:53.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_第1页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_第2页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30例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日本TSK半自动针枪一体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规格18G,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分析其准确性。结果:本组30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28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92.9%o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CT引导肺穿刺活检诊断【中图分类号】R4【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1-8801(2013)03-0026-01肺部结节或肿块是临床常见的X线征象,也是多种疾病在肺部的表现,从CT诊断标准来看,肺部肿块是指直径在2cm以上,边缘清楚的类似于圆形的阴影,它可见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1]。本文对近年来我院诊治的30例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6.5±4.5)岁。病灶直径1.4〜9.5cm,胸膜

3、距离0〜7.1cm,平均2.5cm,均为其他检查不能定性或无手术指征,为进一步治疗需明确病变性质或病理类型而行经皮肺穿刺活检。1.2使用仪器。导向设备为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机,穿刺针为日本TSK半自动针枪一体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规格18Go1.3术前准备。活检前常规检查患者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术前常规CT胸部扫描观察病灶位置。术前向患者介绍活检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嘱患者术中平静呼吸,避免剧烈咳嗽。1.4操作方法。依据术前CT像上病灶位置,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穿刺前依据原有CT片对穿刺活检区域行普通CT扫描,决定穿刺层面、方向、部位;利用机架定位

4、光标,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仰卧位、俯卧位,确定穿刺点并在体表做好标记。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将活检针循局麻针孔插入胸壁,针尖达胸膜前令病人屏住呼吸,快速进针到达病变部位,再次行CT扫描确定针尖位于病灶内,迅速弹出切割针完成活检,反复取组织2-3块,一般穿刺针切割槽内可获得(1.0〜2.0)cmXO.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可再次穿刺,将取得的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术后封闭穿刺点,局部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气胸等。6h后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2结果2.1诊断结果。本组30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

5、瘤28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92.9%o2例穿刺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为坏死组织、炎细胞浸润及正常肺组织。26例恶性肿瘤分类:腺癌8例,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混合癌2例。4例良性病变分类:结核性肉芽肿1例,炎性假瘤1例,霉菌球1例,平滑肌瘤1例。其中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率为86.7%(26/30),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率93.3%(28/30),无假阳性。2.2并发症。发生气胸3例,肺压缩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