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

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

ID:31642217

大小:63.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_第1页
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_第2页
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_第3页
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_第4页
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佛经译论发展之管窥:从支谦、道安至玄奘王小琼高玉卉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蚌埠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长期以來,屮国翻译研究过于关注西方译论而忽视了本土传统研究,文章以史为纲,聚焦中国占代佛经翻译由发端走向顶峰的代表性人物支谦、道安和玄奘的翻译理念,展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体系建塑的历程。支谦的“因循本旨”、道安的“崇木而传”、玄奘的“苟不违本,斯善矣”,均强调忠实原文,翻译思想一脉相承。支谦与道安尽管主张“求雅”,但在实践中更注重“质”,至玄奘,“文质”已不再截然对立,而是强调在过度直译与过分意译Z间寻求平衡。基于近千年

2、的翻译实践,中国古代佛经译论有其内在的发展脉络,为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勒弗维尔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史实存在误读。关键词:佛经翻译;支谦;道安;玄奘;作者简介:王小琼(1970-),女,安徽庐江人,副教授,硕士。E-mail:911060919@qq.com收稿日期:2017-04-28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5JYXM309)OriginofChineseTranslationTheoryfromZhiQian,DaoAntoXuanZanWANGXiao-qiongG

3、AOYu-hui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HefeiUniversity;SchoolofForeignLanguages,BengbuUniversity;Abstract:ThetranslationtraditionofBuddhistScriptureshaslongbeenundervaluedthough,itlastedathousandyearsorso.TthighlightsthetremslationthoughtofsuchtranslatorsofBuddhi

4、stScripturesasZhiQian,DaoAnandXuanZanginthepapertoshowcasethedevelopmentoftranslationthoughtofancientChinawhichhelpstoshapethetranslationtheoryofmodernChina.ByinterpretingZhiQiarfsPrefacetoDharma-phrasesutra,DaoAn,sPrefacetoChineseVersionofThePrajnopeireiniitaa

5、ndXuanZemg,sBuddhistRecordsoftheWesternWorld,itfindsthattheloyaltytotheoriginaltextwashighlyemphasizedbythesetranslatorsandtheyhadbeentryingtofindthebalancebetweenWenandZhi,whichjustifiesthatLefevere,sopiniononthetranslationtraditionofBuddhistScripturesinancien

6、tChinaisbiased.Keyword:translationoftheBuddhistScriptures;ZhiQian;DaoAn;XuanZang;Received:2017-04-28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外学界一度盛行“中国传统译论不如西方译论”的观点。与此同吋,西方译论研究也占据了中国翻译研究领域的“大半个天”。相比之下,学界对屮国传统译论的关注严重不足,且认为屮国传统译论“只是经验的堆砌,徒有理论之虚名”口丄。然而,在始于汉、盛极于唐、止于北宋的“千年译经”翻译实践期间,涌现岀如安世高、支谶、支谦、

7、僧睿、竺法护、僧佑、释道安、鸠摩罗什、玄奘等众多佛经翻译大师,译经数量达3616部8641卷。佛经翻译实践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翻译思想,为明清及近代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根基。鲁迅曾对严复的“信达雅”之说作出如是评价:其“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的缩图”[2]275。可以说,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关于翻译的真知灼见是中国翻译学的源头和根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本文不拟对佛经翻译史作全面研究,仅选择佛经汉译由发轲至顶峰这一阶段中的代表性人物三国时期的支谦、晋朝的道安和唐朝的玄奘,对他们的翻译思想加以阐释,展现中国古代翻译理

8、论体系建塑的历程,阐明屮国近现代翻译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同时也说明当代四方比较文学与翻译领域重要的理论人物安徳鲁•勒弗维尔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史实存在误读。勒弗维尔曾在其ChineseandWesternThinkingonTranslation(《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一文中,比较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西方翻译传统,认为中国翻译传统不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