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秦付林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秦付林

ID:31647836

大小:56.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秦付林_第1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秦付林_第2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秦付林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秦付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秦付林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秦付林摘要: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牛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牛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牛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牛多问“为什么”。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教学策略课堂讨论法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偏少,部分教师使用了讨论法,但存在诸多问题,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旧课程内容的影响,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制约,教师熟

2、悉上的误区和缺乏对讨论法具体实施和操作的经验、技巧以及学牛因素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合理取舍教材知识,为讨论法的实施赢得时间。消除熟悉上的误区,充分熟悉和重视讨论法的功能,坚持应用讨论法。一、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牛活中去,以推动学牛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

3、开放,使学牛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二、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通过问题使学牛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牛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牛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

4、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搞好课堂讨论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领,掌握好火候。当出现

5、沉默吋,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岀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岀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其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吋,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

6、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吋的,与美国当吋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四、改变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办法,挑战学生的犬儒哲学教师既然要求学生在讨论吋投入吋间和精力,

7、那么就应在讨论中和讨论最后依照他们所做的评定他们的成绩,并作为他们的学科成绩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应在学期刚开始时向学生公布这一原则,学生知道他们参与讨论的表现将作为历史学科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完全是考试成绩,他们也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对学生参与讨论的评价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不能单凭他们在讨论课上是否活跃、发言是否积极等主观印象打分,而应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可以采取百分制的方法,把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总结成几个方面,如资料搜集、报告撰写、意见发表、讨论笔记等,每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分成几个档次相应赋分,由教师评价

8、、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给出学生讨论课的成绩,然后以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期中和期末成绩,这个比例不能过低,否则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15%-25%之间可能较为适宜。五、师生双方要做好充分准备对高三学生来说•搜集、整理史料是该阶段能力培养及高考应试的要求。也是教材处理过程中应做的工作。由于现行《中国古代史》教材史实简约概括•观点单一陈I口.分析过于肤浅,基本为知识条目式的摘录与注释,史料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