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

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

ID:31652451

大小:59.2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_第1页
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_第2页
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_第3页
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_第4页
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光电子技术论文1153454高忱颖数学系理科实验班摘要光电子不是什么特殊的粒子,光电子学也并不能把光子与电子互相转变,而是要研究光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这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光电子的传播原理,除了基本的原理与特性之外还介绍了一下光孤子通信;第二部分分别总结了电光效应以及光电效应;第三部分就几个不早于2012年12月的光电子领域的研究与新发现做了概述于评论。关键字:光电子,传播原理,孤立子,电光效应以及光电效应,碳纳米管,原子X射线激光,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飞秒强激光,人工降雪。第一部分——光电子的传播原理光(电磁波)束具有粒子性而电子流(尤其是高能

2、电子流)具有波动性,所以光电子的传播方式大致与光的传播方式相同。所以我首先总结一下光的传播。从波动性的方面讲:1.光的传播是首先一种横波的传播,电场、磁场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两两正交且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由此导致了光的偏振性;2.光的传播满足费马的最快路径原理,由此导致了折射定律,也就有了光电子技术中常用的晶体双折射现象;3.光的波动性决定了光能够干涉衍射。从粒子性的方面讲:1.光子有能量,有质量,有动量,所以在扭曲的引力场中会弯曲,并且在内光电效应中会有一个最小频率以及反向截止电压;2.光子有自旋,且自旋的量子数为整数。从光子与电子传播的区别方面: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光的传播不必有介质

3、且可在非金属导体中传播而电子的传播必须有金属导体传导。光孤子通信【1】特别的,作为一名数学系的学生,再提一下光孤子通信。在我将来要学的一门小波分析课程中将会提出孤立子这一概念。孤立波的特性就是传播很远的距离而不减弱。我们数学中最常用的两个例子是神经中信号的传导由Hudgkin-HuxleyEquation确定界面是孤立子以及浅水波KdV(Kortweg-deVries)的界面也是孤立子。【2】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由于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作用,可产生—种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光学孤子。孤子是一种特别的波,它可以传输很长的距离而不变形,特别适用于超长距离、超高速的光纤通信系统。第二部分电光

4、效应及光电效应的总结首先考虑电光效应发光,就意味着有能量,现在要解释的就是这个能量是由谁,以什么样的方式给的。以下是我的总结(-)给能量的一般有这几种:(带有下划线的为电致发光中更常用的能量来源)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化学能内能不同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气体放电产生的能量高能粒子束(比如电子束,光子束等)的能量(二)在电致发光中给能量的方法一般有这几种:原子电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之后多出来的能量PN结中电子与空穴复合余下的能量荧光屏被(高能粒子束)轰击后具有的能量再考虑光电效应这里的〃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电子,二是电势差,三是电阻1.凡是光照射到材料上结果是电子射出或电子数显著增多的称为

5、外光电效应2.凡是光照射到材料上结果是材料两端有电势差产生的称为光伏效应3.凡是光照射到材料上结果是材料的电阻有显著变化的称为光电导效应4.光伏效应与光电导效应统称内光电效应。5.除此之外还有光电磁效应等,但是在光电子技术中应用不及内外光电效应广泛第三部分——现代光电子前沿技术及前景展望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光通信浪潮的兴起标志着光子和电子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载体,带动了光电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光学工程学科和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光通信、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光学成像技术、光存储、光电传感及检测、能源及照明、光电显示、生物光子技术等领域,技术热点集中在光通信器件和应用系统、半导

6、体激光器等光电子工业、光电传感器、激光加工业、激光核聚变、太阳能利用、LED照明、智能化光电仪器、光学医学应用、便携信息产品可视化、光学惯性技术、超分辨超光谱超快成像、衍射成像、光电图象输入及输出、平板和投影显示、有机发光显示和新型发光材料、海量光存储器和光学器件的加工制备等领域,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光学单元器件技术和系统光电集成技术。下面我简述几个不早于2011年12月的光电子科技方面的研究与新发现。♦碳纳米管中首次观察到场致发光【3】德国、瑞士和波兰联合研究小组在一项新研究中首次观察到,碳纳米管中缺口间的分子在电流通过时能够发光(即场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X研

7、究人员在缺口放置了一个6纳米长的小棒型分子,当给电极施加电压时,电场的特性使分子陷入一种静电陷阱中,弥补了两极之间的〃线路〃,电极缺口能容纳1个到3个这种小棒型分子,并且能观察到明亮的场致发光点。根据用外部照明拍摄的图像覆盖对比,他们确定这种光来自电极之间的分子,并能通过控制电压开关来控制这些点发光。这个研究还首次从分子电子学角度证实,设备空档处的分子出现了光学标志。我的评论:这是首次在CNT-分子一CNT连接设备中观察到场致发光。(CNT,碳纳米管,包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