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ID:31655122

大小:57.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_第1页
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_第2页
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_第3页
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_第4页
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唐友树摘要:木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对初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写作教学;教师;学生作者简介:唐友树,任教于广西临桂县第一中学。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作文新课改最大的成果是把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些最木质的问题摊在了理论的平台上,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惨淡的作文现状。谁都绕不过去的问题是:学生有效写作的途径在哪里?有没有写作训练的规程?或者说写作训练的规稈能指向达到实质效果的目标吗?为此,笔者把写作中一些有意义的发现由现象上升到理念的高度,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一、还学牛以说话权:制约

2、理论空洞的良药在现行中考体制下,那种更接近写作木质但可能更远离中考作文规范的自由写作,一直被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学生写作的残缺状态,即使在现在广为流行的材料作文中仍然如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的写作学专家绝大多数都将“主旨”、“主题”、“思想”等列入“写作能力”的首位,而语文教学法专家对写作能力的分析,无一例外地都把“审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11”/Xo诚然,“主题”、“思想”的确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

3、一要素。但这种“主题”、“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木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这样作文的个性化牛命自然就岌岌可危了。学生的“无话可说”,或者说学生说话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从本质意义上讲,写作其实是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天性需要。可以说,现在许多学生都是在天性之外痛苦地耕耘着这块贫瘠的作文田地。杜威先生说得好:“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

4、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二、立体感受文学作品:架起写作与感受生活的桥梁如果说说话权的冋归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的话,那么对文学作品的深刻感受能力则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文学作品感受能力的培养必须仰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年,我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理念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把丰富的生活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直接源泉。新潮的理念几乎普遍认为:只要学生生活丰富了,写作能力就会自

5、然提高。我们认为,这是对写作教学新的误解。写作的确要有思想与情感,问题是思想与情感从哪里来?如果从生活的原生态角度考虑,思想和感情自然是从生活中来。但进一步思考:具有同样或相似生活经历的人所写出来的东西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其实,语言学家早就告诫我们:语言是思想的实现,而不是思想的表现。从写作角度讲,感受文学作品才是写作的直接源泉。姜广平说:“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试想,一个从未感受过文字的文盲,他就

6、无法用文字表达“高兴”这一情绪,他更无法区别“高兴”、“心花怒放”与“喜上眉梢”的细微差别。因此,笔者认为,写作的直接来源是对生活整理加工的文字系统,间接来源或终极来源才是生活,应该说写作与生活是以文字为纽带为桥梁的。其实阅读文学作品就是间接阅读生活,但间接阅读生活与直接感受生活却在文字符号系统中拉开了差别,生活在写作过程中被符号化了。也可以这么说:写作过程正是文字对文字的转化。现在对写作教学而言,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而应该强调立体感受文字的重要性。总之,笔者认为,立体感受文字十分重要地影响

7、着对原生态生活个性的表达与话语贴近自我实现的程度。因此,阅读必须十分讲究,一定要在有效的尺度之内才能产生阅读的写作效益。正如余秋雨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的演讲中所说:“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吋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只有让自己有所震撼,有所感动,阅读主体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写作的敏感度才会提高,内心精神资源也才会有充实的积淀。我们提倡的立体式阅读也就是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与文字对话状态的一种阅读模式。三、深度模仿:揭开文学

8、言语生成的神秘面纱理论的探讨固然可以像笼罩在写作教学上的许多迷雾,指出写作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向,但崎岖的写作之路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们不禁要问:写作中体现个性和创新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有没有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实践切口?这个切口应该建立在怎样的理念层次上?为此,笔者提出“深度模仿”作文操作策略,就是突破传统写作的修辞与结果模仿,进入到语言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