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3.1《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doc

粤教版必修二3.1《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doc

ID:31661662

大小:7.24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粤教版必修二3.1《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doc_第1页
粤教版必修二3.1《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doc_第2页
粤教版必修二3.1《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二3.1《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有引力定律学习目标:1.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2.了解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3.初步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学习重点:1.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来源:学,科,网]2.开普勒三大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学习难点:1.有关开普勒三大定律的理解和认识。2.万有引力定律。主要内容:一、天体究竟做怎样的运动(一)地心说和日心说l.地心说:在古代,以希腊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体则以地球为中心,在不停地运动。这种观点,就是“地心说”。公元二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

2、把当时天文学知识总结成宇宙的地心体系,发展完善了“地心说”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天体运动图象。2.日心说:随着天文观测不断进步,“地心说”暴露出许多问题。逐渐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所取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近四年的观测和计算,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太阳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公转还同时自转。[来源:学科网]“日心说”对天体的描述大为简化,同时打破了过去认为其它天体和地球截然有别的界限,是一项真正的科学革命。这种学说和宗教的主张是相反的

3、。为宣传和捍卫这个学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伽利略受到残酷的迫害,后人把历史上这桩勇敢的壮举形容为:“哥白尼拦住了太阳,推动了地球。”二、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十七世纪,德国人开普勒在“日心说”的基础上,整理了他的老师,丹麦人第谷20多年观测行星运动的数据后,经过四年艰苦计算,总结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三条规律,即:开普勒第一定律:也叫椭圆轨道定律,它的具体内容是: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轨道上同绕太阳运动。人阳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他当时算出,火星的偏心率为0.093,是当时所知的在太阳

4、系内最大的,因此椭圆轨道最为明显。他的这条定律否定了行星轨道为圆形的理论。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行星来说,他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运动周期的平方成正比。三、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规律只是对行星如何绕太阳运动作了确切的描述,并没有说明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运动。科学家提出各种猜想:开普勒:行星的运动是由于太阳磁力吸引的缘故,磁力与磁矩成反比伽利略:行星的运动与地面物体的运动遵从不同的规律,行星的运动是惯性自行维持的笛卡尔:宇

5、宙有不停旋转着的微粒组成的,微粒的运动形成漩涡,太阳和行星在各自的漩涡中心,行星漩涡带动卫星的运动,太阳的漩涡带动卫星和行星一起运动。。。。。[来源:Zxxk.Com]在前人的基础上,经一系列想象、假说、理想实验、类比、归纳,牛顿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并经过严密的推算和实践的检验,于1687年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3.引力常量G:适用于任何

6、两个物体,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常量的标准值为G=6.67259×10-11N·m2/kg2,通常取G=6.67×10-11N·m2/kg2。4.重大意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来源:Zxxk.Com]讨论与交流1、如果有一天万有引力突然消失,世界

7、将发生什么变化?对你生活产生什么影响?2、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引力,为什么当两个人靠近时并没有吸引到一起?请估算一下你与同桌之间的万有引力?卡文迪许扭秤[来源:Z。xx。k.Com]阅读材料:万有引力定律由来并普勒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很自然地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原因使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怎样的力使行星运动遵从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呢?开普勒认为应该有某种原因存在着,他并且正确地指出太阳和行星会象磁铁一样互相吸引,他还认为这种作用和距离的一次方成反比。但在那个时候,科学还没发达到彻底

8、解决这个问题的水平,因此开普勒的这些深刻的思想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后半个世纪经过包括牛顿本人在内的许多科学家如伽利略,惠更斯、虎克等人的努力,力学才得到充分的发展。牛顿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运动公理。牛顿根据这些力学公理和力的合成法则,并应用他所创立的微积分数学方程推出了支配行星运动的力的性质。1665到1666年间牛顿发现,如某行星作匀速圆属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1679年牛顿使用严格的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