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

ID:31667867

大小:57.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_第1页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_第2页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_第3页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_第4页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落实语用训练载体[摘要]如今,人们对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的语用教学观接受度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教师对于如何寻找和开发语言文字训练点,如何止确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仍然缺少实践屮的运用与思考,导致课堂不够扎实和高效。要牢牢把握语用教学观,充分挖掘文本和牛成的语用教学资源,寻找到落实语用训练的载体,是我们基层教师能做且应该做到的。[关键词]文本的语用教学资源;生成的语用教学资源;语用训练价值;语用训练载体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80-02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人们对以语言

2、文字训练为主的语用教学观接受度越來越高。但是如何寻找和开发语言文字训练点,如何正确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仍然需要我们在??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当前,许多教学名家的课堂教学过程异彩纷呈,教学风格白花齐放,带给人愉悦的享受,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进而纷纷效仿,但是往往学之而不得法,容易过度解读,任意拔高,四处走马,把语文课上成文学分析课、文学鉴赏课、知识展示课、诵读表演课……这种现象在各类评优课和展示课上极为常见。这就是脱离了基层教师和普通小学牛的实际,没有牢牢把握语用教学观的结果。教师希望自己的课上得精彩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做到不走人过分追求感官效果的歧路去呢,笔者

3、认为牢牢把握语用教学观,充分挖掘各类教学资源的语用教学价值,寻找到落实语用训练的载体,是我们基层教师能做口应该做到的。一、善于挖掘文本的语用教学资源叶圣陶先牛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善用这个例子。多用这个例子,让语用训练在教材的文本这个载体中得到落实。笔者曾经听过《鲸》一课,执教老师列出了好几个带“鱼”旁的字,要求学生找出字形规律,然后又出示“鲸”这个字,接着就指导学生如何书写“鲸”以及带有“鱼”偏旁的字。在这里,执教者没有充分发掘语用训练的价值,没有给学生带来思考的深度。此课不妨这样设计,出示一系列带“鱼”偏旁的字,包括“鲸”字,略微指导一下“鱼”字部的书

4、写。再组一下词语。很显然前面的字容易组成“鲤鱼”“鳗鱼”“觥鱼”等等,然后到“鲸”字,教师可以进行一系列提问:这个字可以组成“鲸鱼”吗?为什么?那为什么古人要造出带“鱼”字旁的这个字呢?……从“鲸”字牛发的问题引导下,施以适当的方法让学牛探究交流,明白作者围绕着鲸似鱼而不是鱼,井井有条的进行说明,可以说“鲸”的字形和“鲸”的实际分类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正是本文的文眼所在,通过追究与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乃至说明方法就很清晰地呈现出來,到最后收束全文的时候用上这个“梗”,板书还可以在字形上做做文章,让学生了解“鲸”字是形声兼会意字,这样才是充分挖掘出“鲸”字最

5、大的语用训练价值。小学课文《穷人》中有这样一段话;“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通常“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应该打上问号,为什么这里却是感叹号呢?可以让孩子们好好比一比,读一读,议一议,于是就会有下面这样一段对话:师: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天气,渔夫感到很恼火,他会这样说……牛: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师:乂一次遇到这样的天气,渔夫还是不服气,他会这样说……生: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师:后來时常碰到遇到这样的天气,渔夫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他觉得幸亏口己身体很能干,总算能够对付这样的天气,他会这样说……牛:这天气真

6、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师:一年乂一年过去,渔夫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身体也没有往日的强壮。这一次他好不容易挣扎回来,渔网也被撕破了,感到十分疲惫和无奈,他会这样说生: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学生的语气一次比一次低沉,心情随着渔夫的感受而渐渐沉重,大家终于明白渔夫也许曾经会有质问老天爷的想法,可是在生活的重压下,渐渐地麻木了,变成只是无奈的抱怨而已了,生活的沉重感扑血而来。有了这样的认识做铺垫。后面的结局大反转才更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一对贫穷夫妻所具备的善良品质是多么可贵。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看名家对于一些看似细小的知识点是如何进行处理的,如著名特级教师魏星

7、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课时:因为是初读,止音教学扎实、到位。学生反复试读后,教师点拨:“读的时候,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一下呢?”当一个学生说到“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容易读成时,教学中出现这样一个细节:师:把莲蓬的皮去掉叫生:(齐)剥(boo)莲蓬。师:把香蕉的皮去掉叫生:(齐)剥(boo)香蕉。师:把花生的皮去掉叫一一生:(齐)剥(boo)花生。师:(提高声调)把苹果的皮去掉叫一一生:(不假思索,大声地)剥(boo)苹果师:错了!生:(顿悟)削(xido)苹果。(教师板书“削”字,把“剥”和“削”连在一起。)师: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怎么读呢?生:剥(b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