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

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

ID:31670894

大小:55.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_第1页
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_第2页
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_第3页
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颅压性头痛6例临床研究【关键词】低颅压性;头痛低颅压性头痛是脑脊液压力降低(<60mmH2o)导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患者常在直立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因此类头痛临床不多见,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2009年8月-2012年2月收冶的6例低颅压性头痛,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21岁-59岁平均39岁。有明确病因者2例,其中1例因妊娠呕吐,进食差失水所致,另一例在村卫生院以高颅压性头痛予甘露醇脱水治疗所致,余4例无明确病因。其中3例误诊,分别诊断为颅压增高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偏头痛。1.2临床表

2、现本组急性起病4例,亚急性起病3例,慢性起病2例。均有与体位关系密切的头痛、头晕,坐位或直立位、起床活动后症状加重,平卧位症状减轻或消失。头痛位于后枕部3例,前额及双颍部2例,全头痛1例,疼痛呈轻至中度钝痛或搏动样疼痛,伴后颈部疼痛及恶心呕吐者3例,伴头晕耳鸣、复视1例。1.3辅助检查除1例妊娠患者未行腰穿检查,其余5例均行腰穿查脑脊液,脑脊液压力均<60mmH2o,其中4例脑举液无色透明,1例为血性,有1例脑脊液需用注射器负压抽吸。2例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增加,蛋白质、糖和氯化物正常。头CT检查正常者5例,其中1例顶枕部见少量硬膜下积液,3例行头MRI检查,均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

3、1.4治疗及转归6例均予卧床休息、补液(每日2000-3000ml/d)除孕妇外穿紧身裤和束腹带,其中2例腰穿时缓慢注入10-15ml生理盐水,疗程1-2周后症状痊愈出院。2讨论2.1对低颅压头痛的认识低颅压头痛包括自发性和继性性两种。自发性病因不明,多数与自发性脑脊液漏有关,部分病例有剧烈咳嗽、推举重物、剧烈体育活动等引起的微小创伤史。继发性可由腰穿后、脊髓造影、手术及麻醉者、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脱水、脑膜炎、过度换气和低血压等可使脑脊液生成减少[1]。由于脑脊液量减少,压力降低,脑组织移位下沉等使颅内痛敏结构,如脑膜、血管和三叉、舌咽、迷走等脑神经受

4、到牵张而引起头痛。文献[2]报道,本病好发于年龄30-49岁,女性多见,病程数日至数月不等。头痛一般以颖枕部多见,有时波及全脑,多为钝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复视、畏光、听力改变、颈项强直等[3]。有下述症状者低颅压头痛的诊断成立: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体位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坐、立位及活动时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平卧位症状缓解或消失;②腰穿脑脊液压力<60mmH20;③头MRI示硬脑膜弥漫性对称性增厚、异常强化。2.2误诊原因总结如下:①病史欠全面准确,加之临床少见,忽视了头痛、头晕等症状的体位性特征。②对腰穿检查不重视,未能很好地把握其临床适应征及脑脊液改变,误把血性

5、CSF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乡村卫生院,对本病特点认识不足,局限于某个症状,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导致症状加重,病情迁延。2.3防止误诊措施加强对低颅压头痛的认识,注意积累临床经验,以提高分析和诊断能力,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遇到此类患者尽可能获取详尽的临床资料。总之,对临床头痛、头晕伴或不伴其他症状的患者,如有体位性特点,需、想到低颅压性头痛的可能,适时行腰穿检查CSF,结合头CT、头MRI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做出正确诊断,避免误诊发生。参考文献[1]神经病学/贾建平主编•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68-169.[2]周卫东,贾建平,吕亚青,等.自

6、发性低颅压综合症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06.[3]白云,李鸿培•神经系统疾病专题讲座:低颅压综合症[J]・中国农村医学,1998,26(2):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