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

ID:316818

大小:9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22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_第1页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_第2页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_第3页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_第4页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_第5页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_第6页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_第7页
资源描述: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关键词11生活习性12发生地点及因素22.1分布区域22.2发生世代22.2流行因素22.2.1外地虫源迁入时间与数量22.2.2气候因素的影响22.2.3栽培制度22.2.4品种布局22.2.5水稻生育期22.2.6栽培技术与管理33危害特点33.1直接刺吸危害33.2产卵危害33.3间接危害34防控措施34.1防治指标34.2农业防治34.2.1冬季结合积肥34.2.2合理搭配水稻品种34.2.3加强肥水管理44.3人工和生物防治44.4化学防治44.4.1防治时期44.4.2用药方法44.4.3防治试验44.4.4

2、注意事项55结论5参考文献5致谢5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摘要: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称蜒虫、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是迁飞性、常发性的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具有爆发生、危害大特点,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是近年来长沙县水稻产量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根据对其生活习性及发生条件的研究提出了以农业、人工和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控技术,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关键词:稻飞虱:发生特点:防控措施:稻飞虱药剂防治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个体。又称蜒虫,

3、是迁飞性、常发性的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具有爆发生、危害大特点,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1生活习性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80%以上。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凡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酿成大发生。高肥密植稻田的小气候有利其生存。褐飞虱耐寒性弱,卵在0℃下经7天即不能孵化,长翅型成虫经4天即死亡。耐饥力也差,老龄若虫经3~5天、成虫经3~6天即饿死。食料条件适宜程度,对褐飞虱发育速度、繁殖力和翅型变化都有影响。在单、双季稻混栽或双、三

4、季稻混栽条件下,易提供孕穗至扬花期适宜的营养条件,促使大量繁殖。中、迟熟、宽叶、矮秆品种的性状易构成有利褐飞虱繁殖的生境。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幅度较褐飞虱宽,能在15~30℃下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初夏多雨、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在华中稻区,迟熟早稻常易受害。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适温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华北地区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稻飞虱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嫩绿性,一般栖息在稻丛下部叶鞘产卵和取食。成虫有长、短翅型2种,长翅型成虫,趋光性强,善于迁飞,但发育慢产

5、卵少、寿命短;短翅型成虫翅短,不迁飞、发育快,产卵量多,寿命长。若虫共有5龄,多栖息稻丛下部取食,不受干扰、很少活动,能在同一株或同一丛稻上长期生活,受到惊动则横爬或跳入水面。稻飞虱喜适温(26~28℃)、高温(80%以上)的气候环境,“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易引起稻飞虱大发生。短翅型成虫的大量出现,也是稻飞虱大发生的预测依据之一2发生地点及因素2.1分布区域褐飞虱在中国北方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发生较烈。白背飞虱分布范围大体相同,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这两种飞虱还分布于日本、朝鲜、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灰

6、飞虱以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发生较多;也见于日本、朝鲜。2.2发生世代褐飞虱、白背飞虱一年都发生6代,第一代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第二代6月上中旬,第三代7月上中旬,第四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五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六代10月上旬。越冬卵于3月上旬到4月中旬孵化,若虫先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繁殖1代左右,5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迁入早稻田产卵,并在早稻田繁殖2至3代;5月底至6月上旬第二代若虫先后盛发,并且出现短翅型成虫,6月上中旬第二代成虫除一部分迁入一季稻中、晚田产卵繁殖外,大部分仍留在早稻田中产卵繁殖;6月下旬到7月中旬第三代若虫盛

7、发,虫口密度很大,往往给早稻造成危害。7月中旬以后,由于早稻黄熟,成虫继续转移到二晚田产卵,8月中旬下第四代若虫盛发,9月上中旬出现大量的短翅型成虫;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由于二晚孕穗抽穗和灌浆,第五代若虫盛发,发生量也很大危害很严重;在秋雨较多的年代,10中旬晚稻能出现第六代若虫,继续造成晚稻死稿倒伏。2.2流行因素2.2.1外地虫源迁入时间与数量稻飞虱的起飞时主动的,迁移是被动的,降落也是被动的,起飞时间多在傍晚或天亮前,迁移是随风漂流,当遇锋雨则下降,迁入时间早,迁入虫量多,则发生量大。2.2.2气候因素的影响高温高湿易引

8、起暴发,褐飞虱适宜温度为26~28℃、20℃以下或30℃以上对其发育不利至33℃时产卵减少,卵化率低,若虫死亡率高,白背飞虱适宜范围较宽,在15~30℃都能良好发育。因此,白背飞虱迁入稻田比褐飞虱早,常在天气炎热的7~8月份发生严重,二褐飞虱主要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