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ID:31685473

大小:604.1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17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1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2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3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4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土壤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1.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何?(1)土壤由三相物质五种组分构成:固相——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命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和土壤溶液;气相——土壤空气。(2)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液相和气相经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2.次生矿物有哪些类型?对土壤特性有哪些影响?(1)可分成三类: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矿物和次生铝硅酸盐矿物(黏土矿物)。(2)既是土壤中黏粒和无机胶体的组成部分,有些可作为黏粒薄膜包裹着粉粒和沙粒,使它们染上各种颜色,并起着胶结剂的作用,使粗细颗粒互相黏结形

2、成聚集体;也是土壤固体物质中最有影响的部分,土壤颗粒大小与其有一定关系。3.土壤有机质由哪些成分组成?对土壤有哪些影响?(1)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2)①有机质是作物氮、磷及硫等营养元素的给源,并且作为生理活性物质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②有机质特别是腐殖质本身的胶体特性对土壤的吸收性能、阳离子代换性能、与土壤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以及对土壤缓冲性能等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有机质还与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而它们又是影响土壤水分渗透、水分含量、耕性、通气性、温度、微生物活性,以及植物根的穿透性

3、的主要因素。4.土壤有机质与腐殖质的概念有何不同?腐殖质的性质涉及哪些方面?(1)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含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50%—65%;土壤有机质是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15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1)元素组成、功能团含量、分子大小和形状、化学结构、与其他物质之间的作用和生理活性。5.什么叫做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它对土壤的特性有哪些影响?(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是有机物质与矿物质(或黏粒)通过各种力的作用相互结合的现象。(2)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和腐殖质很少单独存在,绝大部分

4、是紧密结合成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状态存在的。土壤理化性质多受黏土矿物和腐殖质这两种胶体的影响,土壤胶体是土壤活性的基础,黏土矿物和腐殖质是活性中心,围绕这个中心产生化学反应和养分交换。黏土矿物和腐殖质还在表面吸持离子以免养分的淋失,并可缓慢地放出养分以供植物利用。6.土壤水分有哪些类型?哪些类型能为植物有效利用?(1)可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和重力水。(2)膜状水的外层部分和毛管水;重力水虽也有效,但因其流动快,并且在深厚或干燥的土层中很快转变为毛管水,所以很少能直接供应植物的需要。7.什么是土壤水的有效性?(1)能被吸收利

5、用的水称为有效水;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无效水。(2)萎蔫系数是土壤有效水的下限,田间持水量是有效水的上限,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萎蔫系数或高于田间持水量时的水分都是无效水。8.什么是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气和热的能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亦有“稳匀足适,水肥气热”的说法。9.影响土壤通气性的因素有哪些?土壤通气性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1)①土壤孔隙状况15是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能否通畅的主要因素,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时都要通过土壤孔隙,土壤的通气性主要决定于土壤中非毛管孔隙的数量;②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孔隙状况

6、有关,因而影响到土壤的通气性:团粒结构的土壤,通气性良好;在无结构的土壤中只有沙土有良好的通气性;黏粒土壤通气性差;③此外,气候变迁、昼夜温差、生物活动均有助于土壤和近地面空气层之间的气体交换。(1)土壤中水和气是一对矛盾,土壤中水分多了,土壤气体就少了,而且大气和土壤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也受到阻碍。当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时将造成不良效果:好氧微生物不能正常活动,只有厌氧和兼气性微生物能够活动,这样大大降低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分解产物多呈还原态,这对植物有毒害作用;植物根系也因氧气不足而减少呼吸能量,对水分和养分吸收力趋于降低,并引起了缺乏营养元素的症状。

7、所以调节水、气矛盾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10.什么叫做矿质化作用与腐殖化作用?对土壤肥力起了什么影响?(1)矿质化作用是指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被氧化为最终的分解物——CO2、H2O、NH3、H2PO4-和SO42-的过程;腐殖化作用是指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2)土壤三相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营养关系上沿着矿质化作用与腐殖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进行。在好氧情况下进行矿质化作用,在厌氧情况下进行腐殖化作用。矿质化作用是有机质的分解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相当数量的有效态的矿质营养元素;腐殖化作用是腐殖质的形成

8、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为土壤提供若干数量的腐殖质,得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这就形成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