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

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

ID:31686189

大小:57.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_第1页
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_第2页
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_第3页
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_第4页
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有效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

2、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要引)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有人认为实验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是一种误解,实验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从广义上说,数学教育也是一种科技活动,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下面我就“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理念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

3、背景。教师应该通过实验,将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其与其他问题的联系。例如,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着一节中,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实验1:老师让学生准备好的纸制圆柱、圆锥、长方体纸盒沿它们的一些棱剪开,得到平面展开图。实验2:老师发给学生印有正方体、长方体、四棱锥、三棱柱的纸片,要求学生把每个图形沿外轮廓剪下,然后折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立体图形。实验3:准备12个一样大的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用透明胶粘贴成下面的三种形状:实际上是由三棱锥展开而成的平面图

4、形。通过实验我们就可以得到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的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变成一个平面图形。有没有其他的展开图(不同的方式;实践探究,明确强化)。下列图形各是哪种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成平面的图形?先想一想,再折一折。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提出下列问题: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如下图)。(1)按上图的方式,搭两个正方形需要?摇?摇?摇?摇根火柴,搭三个正方形需要?摇?摇?摇?摇根火柴。(2)搭10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得到的?(3)如果用x表示用火柴搭正方形的个数,

5、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通过操作实践,探究交流,学生从多角度中去思考、去发现规律,发现如下结果:通过折纸与搭火柴棒这些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抽象的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特殊直角三角形”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二、通过数学实验,

6、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三、通过数学实验,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

7、道的前伸数怎样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又如,在学了一些相关知识后,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如飞机、桥等;或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学模型,如长方体、圆柱、正三棱柱(锥)等模型;或让学生设计方案并解决“不过河测河宽”、"测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问题,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老师组织学生到野外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这样,通过让学生参与,使学生亲自体验到了思维加工的过程,强化了学生“

8、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多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网络教室环境中,学生在教师实验方案的引导下或在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自主实验研究的天地更为广阔,机会和时间更多,兴趣更浓,参与程度更高,小组协商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因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思想体现得更加充分,“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达成度也会更高。四、通过数学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