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

ID:31687811

大小:57.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_第1页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_第2页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_第3页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_第4页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9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对照组仅单纯接受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两组患者引流时运用相同剂量尿激酶进行辅助引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时间以及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GCS)评分标准疗效。结果:治疗组血肿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

2、组治疗3个月内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治疗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方法。全麻下打开硬脑膜并止血,再穿刺并安装引流管,术后第2天开始经引流管注入1万IU尿激酶并夹闭引流管,2h后开放引流管并引流,2〜3次/d。此外治疗组患者在侧脑室引流术24h后再在局麻下运用硬膜外套管针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接麻醉导管再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量控制在150〜350ml/d,每小时不超过15mlo对照组单纯采用侧脑室穿刺进行外引流,同时使用与治疗组相同剂量的尿激酶。两组患者在

3、术后需密切监视患者的血压、电解质等一般情况,并使用适当的脱水剂、神经营养类药物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在引流后CT检查已无明显积血,引流脑脊液澄清以及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后可拔出引流管。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5、7、10、15天分别行CT扫描观察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根据1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联合格拉斯哥(G0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以G0S评分为1分,死亡;评分为2分,植物状态;评分为3分,重残,即不能独立自主生活;评分为4分,轻残,即能独立自主生活,但无法参加工作或学习等社会活动;评分为5分,恢复良

4、好,除独立自主生活以外能无障碍参加社会活动。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详见表lo表1两组治疗后血肿清除情况比较组别第3天例(%)第5天例(%)第7天例(%)第10天例(%)第15天例(%)平均清除时间(d)治疗组(n=25)8(32.00)14(56.00)1(4.00)1(4.00)1(4.00)5.26±1.37对照组(n二24)1(4.17)6(25.00)12(50.00)3(12.5)1(4.17)8

5、.43±1.58字2/t值6.3274.87113.2931.1800.0012.822P值0.0120.0270.0010.27750.9760.0222.2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治疗恢复良好共计10例(40.00%),对照组恢复良好1例(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031,P=0.003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内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84,P=0.046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组别恢复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状态死亡治疗组(「25)10(40.00

6、)11(44.00)2(8.00)1(4.00)1(4.00)对照组(n二24)1(4.17)2(8.33)8(33.33)6(25.00)7(29.17)字2值9.0317.9913.4042.8623.984P值0.0030.0050.0650.0910.0463讨论本研究治疗组脑出血患者釆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血肿清除平均时间为(5.26±1.37)d,明显短于照组的(8.43±1.58)do长远疗效评价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恢复良好率为40.00%,对照组仅为4.17%。郑吉等[5]研究也指出侧脑

7、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能够有效保持颅内压的稳定,并能迅速清除淤血。国内外研究也表明腰大池外引流有满意的疗效[6-7]o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1例,而对照组死亡7例。较高的死亡率可能与脑出血本身死亡率较高有关,再有可能与引流量和引流速度控制有关。文献[8]报道指出,侧脑室外引流较易导致引流过度而导致蛛网膜下强塌陷和脑积水。因此在引流过程中要根据患者情况掌握尿激酶的用量和引流的速度与量,并密切监视患者的血压,等一般情况。综上所述,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对脑出血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参考文献[1]李浩,刘文科,王昆

8、,等.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治疗探讨及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64-767.[2]吴铁军,张延平,徐伟,等•高血压且脑出血破入脑室致中心疝的提前干预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