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

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

ID:31688578

大小:65.2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7

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_第1页
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_第2页
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_第3页
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_第4页
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危害及治理策略摘要:公共危机是网络谣言的导火索,而网络谣言又是公共危机的伴生物与催化剂,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与公共危机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网络谣言处理不当,会加剧公共危机的危害程度,对政府形象、社会稳定、国家安定等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科学地分析与治理网络谣言,对于构建健康绿色的网络舆论空间,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等方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作者以事件先行类公共危机网络谣言为例,结合近年来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分析了

2、公共危机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及重大危害,提出了政府治理?W络谣言,规范网络舆论空间的可行性策略。关键词:公共危机;网络谣言;危害;治理策略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41-04目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网民数量急剧增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较2015年下半年增长率有所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

3、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网民构成日益多元化,网络社区、博客、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网民有了更加广泛的获取新闻及发表个人意见的途径,这对公共危机事件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得网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事件发牛、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为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以及表达发声等方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使网络谣言的制造、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可行。一、公共危机与网络谣言(-)公共危机的特点及简单分类危机本质上具有威胁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当决策者感受到“一个体系的基本结构或者根本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受

4、到严重威胁,并且在有时间压力和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这一体系必须作出至关重要的决定”时,危机就发生了。什么是公共危机呢?根据危机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以将公共危机分为五类: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二)网络谣言的定义及简单分类不论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哪一个领域,谣言无所不在。众多学者对谣言的定义形式不同、内容各异,对谣言的态度也冇所不同,但是总体而言都强调了几个关键性的因素:与事实的关系、与官方信息的关系以及与公众兴趣的关系。让一诺埃尔?卡普费雷认为谣言是一个“与

5、当时事实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据此,谣言的核心特征即在于“它的非官方來源”。纳普认为,谣言是一种“旨在使人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事实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彼得森和吉斯特认为,谣言是一种“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笔者认为,所谓的谣言并不都是虚假的、臆造的或荒谬的,它只是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不清性相叠加之后的产物,正如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认为的那样,谣言可以分

6、为“黑色谣言”和“玫瑰色的谣言”。黑色谣言是预告灾害、背叛、坏消息,而玫瑰色的谣言是给人传播希望的。当然,狭义的且经常被人们使用的“谣言”一词是指那些虚假的、臆造的或荒谬的甚至有恶意伤害成分在内的黑色谣言。本文讨论的网络谣言即指利用网络传播的这类虚假消息。(三)与网络谣言结合后的公共危机分类王灿发(2010年)认为根据谣言的发生、传播和公共危机事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公共危机事件分为如下四类(见表1):由表1可知,不同的公共危机事件和谣言的关系是不同的,事件先行类公共危机是先发生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而出现

7、相关的谣言,比如关于非典和汶川地震的谣言;而相互推动类公共危机事件是由小范围的事件引发的谣言继而造成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比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的发生;无中生有类公共危机事件是由无屮生有的谣言传播而造成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比如橘子蛆虫事件;刻意制造类公共危机事件是由不法分子蓄意传播谣言进而造成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比如最近盛传的喀什警方击毙暴徒网络视频。虽然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的治理及关注的侧重点有所区别,但是谣言的发生和传播模式是基本一致的,都耍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高潮期、反复和衰退

8、期。它们对社会的危害都是严重的,对于它们的治理需要关注的重心也是一致的:注意处理好公共危机事件本身和谣言的关系。下面笔者将以事件先行类公共危机为例,分析公共危机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危害以及可行的治理策略。二、事件先行类公共危机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及危害(-)形成期:危机初现,信息不对称,谣言初成1•偏颇吸收导致的意识偏差偏颇吸收,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偏好来处理相关信息。为什么人们对于公共危机类的谣言传播得更多?为什么在公共危机发生后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