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

ID:31689700

大小:55.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_第1页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_第2页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_第3页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_第4页
资源描述: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李鑫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选用抗牛素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就诊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用药种类、用药方式、用药剂量、疗程、药物联用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在350例患者中有304例患者使用了抗牛素,抗牛素使用率达86.86%,涉及的抗菌药物达30种。存在大量联用情况,一联用药86例,占24.57%;二联用药168例,占48.00%;三联用药39例,占11.14%;四联用药门例,占3.14%。其中患者使用药物最短的

2、时间为3d,最长的时间为2个月。各种药物的DUI都小于1。结论:我科室基木无不合理用药情况,抗牛素的使用符合标准,但是仍需要不断改进,防止出现抗牛素的滥用。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合理临床应用随着环境污染和细菌耐药性的逐渐严重,细菌感染呼吸系统而引起疾病的概率越来越大,抗牛素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抗牛素药物的种类很多,但是抗牛素不合理应用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增加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牛,对疾病的治疗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1]。现结合我院2009-2012年就诊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牛素提供参考。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

3、院2009-2012年就诊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350例,男186例,女164例,年龄9・68岁,平均(56±10.56)岁。合并糖尿病56例,心血管疾病78例,消化道疾病34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种类、疾病类型、身体状况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o1.2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就诊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冋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用药种类、用药方式、用药剂量、疗程、药物联用情况、不良反应等,计算并统计DDDs、DUI等参数。1.3抗生素合理应用判断标准临床上评价用药是否合理一般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和规定日剂量(DDD);药频度

4、(DDDs)为药品消耗比较指标,是总用药量与规定日剂量(DDD)的比值,其比值越大说明抗生素使用的的频率越高;药物利用指数(DUI)为药频度与总用药天数的比值,其比值小于等于1为合理用药[2]。1.4统计学分析建立所有资料的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库。2结果在350例患者中有304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达86.86%,涉及的抗菌药物达30种。存在大量联用情况,一联用药86例,占24.57%;二联用药168例,占48.00%;三联用药39例,占11.14%;四联用药11例,占3.14%。其中患者使用药物最短的吋间为3d,最长的吋间为2个月。各种药物的DUI都小于1,说明

5、我科室无不合理用药情况。我科室使用频率前六位的药物为头泡他卩定、头泡他旋、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头孑包派酮、头抱噬月亏钠、青霉素钠。详细药频度(DDDs)记录参见表1・3讨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昔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隆诺酮类、多肽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在本科室使用频率高的前六位抗菌药物中,头抱他旋使用最多,药频度(DDDs)是最大的。主要是因为该药为第三代的头泡菌素,为广谱抗菌药,作用谱广,对绿脓菌敏感,而口价格便宜疗效好。对于呼吸科就诊的细菌感染病例的处理,应先做痰涂片检查,判断感染菌是G+球菌还是G•杆菌,然后

6、再经验性选药,这样的药物选择有相对的针对性。再边观察边做病原学检查,观察抗菌药是否有效,是否与病原学检查结果一致,如不一致应换一种敏感的药物。药物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合并症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抗菌谱。感染情况不同,应选用不同的给药途径,抗菌药的给药途径的选择原则是能口服绝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绝不静脉注射,能局部应用绝不全身应用,这样的选择原则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3]。从本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到,药物联合使用在呼吸内科中大量存在。但是不合理的配伍吋常发生,通常将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分为5大类:剂量不足或偏人、用药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频繁更换药物种类、盲目性的使用抗菌性的药物、不合理的重

7、复性用药以及联合用药。要尽量杜绝这些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联合用药吋一定要考虑各类抗菌药的杀菌机制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配伍。般是选择静止期杀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相配伍,如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昔类合用,可起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都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合用时能产生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和速效抑菌剂配伍使用,如氨基糖貳类和人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但是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一般不能联用,如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