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ID:31691299

大小:56.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_第1页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_第2页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_第3页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_第4页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摘要]在对高耗能行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保障能力、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关键词]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1F4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3-0461(2012)10-0040-06一、高耗能行业界定高耗能行业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一次性能源或二次能源比重较高,能源成本在产值中占比重较高的产业。高能耗行业是一个

2、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目前我国在高耗能行业所包含的产业范围划分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龚健健将实际能源消耗强度在1吨标准煤/万元以上的作为高能耗组,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耿海青(2008)计算了2005年40个工业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费量,经对比分析发现,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

3、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五个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最高,并将其定义为高耗能行业[2]。但更多研究认为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加、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中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六大行业[3][4]⑸。在政府层面,对高耗能行业的界定较为一致,除河北省经济年鉴将高耗能行业定义为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外,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省份统计年鉴并没有关于高耗能行业的直接统计数据,但从工信部

4、、国家统计局及某些省统计局(如辽宁、湖南、广东、吉林等)发布的研究报告来看,均将高耗能行业定义为石油加、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六大行业。因此本文也沿用对高耗能行业的这一界定。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前提是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各指标之间必须具有相互联系,具有一定互补性,但又不能完全相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原则。批标体系首先应该做到科学性,它要正确反映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

5、素的各个方面,在应用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时,要符合实际差距。②可操作性原则。要充分考虑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定量化的可行性以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实用的指标体系易于获得数据,易于评价和比较。③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全面地涵盖各系统的内部关系、变化趋势,应该根据层次关系,进行层次分明的分解,选取代表性强,可比性好和比较重要的指标。(二)指标体系构建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较多,虽各研究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包括三个或四个大类或准则层。典型的如段婕等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6];中国国家统计局

6、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报告》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构建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四个一级指标: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存量与经济资源存量;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用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来衡量;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是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包括企业所处地域的信息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部门的扶持和金融部门的支持等。将以上文献的指标体系为基础,遵循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本文将高耗能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5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技术创新保障能力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主要用企业个数、企业办研发

7、机构个数、从业人数、主营业务收入来衡量。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决定着创新的规模和质量,主要用R&D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R&D项目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六个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是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本文用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四个指标衡量。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技术创新的成果产出,包括科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