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ID:31691757

大小:58.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许春晓(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人民医院496700)【摘要】目的: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判,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四神丸治疗。10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单用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

2、征疗效显著,经济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关键词】四神丸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依从性好推广【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058-02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一般认为是由于精神或过敏等因素导致结肠动力学及肌电活动易激性改变。表现为肠道运动或分泌功能失调的一组症候群。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便秘混合型。我国以腹泻型为主。精神、饮

3、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该病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甚或影响工作。目前对该病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及饮食调节、解痉、止泻、抗抑郁、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等[1]。木观察出于不同治疗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的目的,对笔者医院诊治的50例患者开展了分组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医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诊治的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9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44・

4、3±13.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5±1.2)年;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31〜70岁,平均(43.2±12.4)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2.1±1.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诊断标准1988年9月在罗马召开国际消化系病学会制定的IBS诊断标准III[2]o50例患者均排除肠道结核、克罗恩病等器质性肠道疾病。1.2.2研究方法上述50例患者按1:1

5、比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在给予患者心理及饮食调节基础上,单服四神丸。对照组则在给予患者心理及饮食调节基础上,采取解痉、止泻、抗抑郁,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等西医联合治疗。1.2.3治疗方法观察组单服四神丸,9g,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苯乙哌碇片2片,每日3次,首次加倍。硝苯毗10mg口服,每日3次。蒙脫石散3g,每日3次。连续应用10天。以上两组,无效或疗效不明显者停用3天后,进行第二疗程。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大便黏液消失。好转:症状减轻,大便次数显著减少。无效:症状

6、未见改善。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观察组两个疗程治愈率为92.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64.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详见下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组别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观察组(25)32(92.0)2(8)025(100.0)对照组(25)16(64.0)8(32.0)1(

7、4)24(96.0)P值<0.05>0.051讨论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欧美国家成人患病率为10%〜20%,我国为10%左右,以中青年居多。截止目前,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是多因素和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肠道感染治愈后、胃肠道激素及精神心理障碍相关。治疗策略主要是积极寻找并去除促发因素、对症治疗。但临床上寻找确

8、切的促发因素常受多方面的限制,并非易事,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也就较为困难。西医的综合治疗包括解痉、止泻、抗抑郁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等。临床上,找到促发因素,对症治疗效果毋庸置疑。但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找不出确切的促发因素,因而也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所以,很多情况下,单纯的西医治疗总体效果上并不让人满意。中医对此病的认识是属泄泻的范畴,治疗是建立在中医的辩证施治基础之上,更深理论因笔者非中医专业,故不敢妄加释义[3]。本次研究对比中,分析了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