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ID:31693643

大小:6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7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_第1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_第2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_第3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_第4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4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是对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具体案例的分析与剖析。(二)教学目的解读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及成因,提供若干有效开展作文教学的思路与做法,以期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在充满真诚与爱的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表达、大胆追求、大胆创新、大胆批判,抒真情,说真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依托语言或话语进行生存、思考与交流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一、作文教

2、学的困境及其成因二、构建中学作文教学的三个系统。(1)积累与思考系统侧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写作技巧,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何做读书笔记。(2)作文与指导系统侧重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口头作文、周记、大作文训练阶梯和一系列思维训练,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3)评改与提升系统侧重探讨各种评改方式,各阶段提升重点及其作文升格途径。三个系统中,积累与思考系统是作文前的酝酿,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前提、保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推荐的课外读物,大多为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广泛阅读,可以揣摩范文的写法,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而随时随地把优

3、美的语段摘录下来,及时揣摩体味、鉴赏品评,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练习与应用相统一”的原则。第二个系统作文与指导系统是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是对积累与思考成果的检阅,是在阅读与思考基础上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前者是“十月怀胎”,后者是“一朝分娩”。第三个系统是评改与提升,是对写作水平的评价以及写作水平的再提升,是对写作实践的反馈。这三个系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使作文训练序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四)教学时数12课时(五)教学方式与时数专题讲授:6课时案例分析:3课时教学互动:3课时二、本文第一章作文教学的困境教学要点:1、作文教学现状的调

4、查分析2、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分析3、作文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1、作文教学现状:缺乏有效的训练序列,训练程序僵化呆板,训练手段陈旧单调,训练周期长,且没有检验效果的阶段性标志,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前两个问题的严重性。2、学生作文现状:课外阅读面过窄,对生活的关注度不够。照搬陈年旧事敷衍了事。不爱写作文,甚至惧怕写作文,抄袭、拼凑、杜撰,缺乏真情实感,套话空话连篇,不见个性,少有创意。3、作文教学现状成因:无“序”可循、无“章”可据、无“法”可依。考核要求组织一次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第二章积累与思考

5、系统的构建教学要点:解读下面各表的内容学段写作习惯积累侧重点写作技巧积累侧重点课外阅读侧重点读书笔记侧重点高一1.标点正确格式无误书写准确的习惯2.1.侧重点一个标题的评点一个名句的摘抄...一丝不苟斟字酌句的习惯3.广涉博览勤于观察的习惯4.常写日记积累材料的习惯5.听收音机,看报纸的习惯6.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的习惯描述方法:人物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2.常见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烘托等。3.常见的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

6、)、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4.记叙文线索的类型:情节线、人物线、情感线、主题线、实物线、独特词语线。5.散文的章法特点:注重铺设文脉,注重过渡和照应,注重舒卷自如,浓淡相宜。高一重点读名人传记,散文精品,文言短章。确保天天读,粗读浏览为主。一个词句的赏析一个句子的仿写一个语段的解析一个人物的分析一个场景的描述一篇美文的品读一个开头的欣赏一种结尾的妙处……高二1.与他人交流作文经验的习惯2.精思慎索,编好提纲再行文的习惯3.写读书随笔、作文后记的习惯4.尽量使

7、用新鲜素材的习惯5.经常进行仿写训练的习惯1.论说文三类体式:阐释体、评论体、引申体。2.论说文三种主要展开方式:横式、纵式、对照式。3.论证方法:举例论说、析理论说、对比论说、比喻论说、类比论说、引语论说、释义论说、归谬论说等。高二重点读文学经典,杂文时评。确保间天读,品读精懂读为主。侧重点一个观点的诠释一个事例的点评一个说法的质疑一段对话的评论一首名诗的赏读一种论证方法的解读一类社会现象的剖析一篇新闻稿件的评论...一段精彩论证的摘录一位历史人物的评点……高三1.写成以后反复修改的习惯2.以文示友虚心求教的习惯3.下笔—气呵成50分钟左

8、右完成一篇作文的习惯4.敢破常规敢创新的习惯5.多角度立意的习惯。1.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等。2.议论文开头方法:直入法、渐入法、交代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