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

ID:31696813

大小:56.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_第1页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_第2页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_第3页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_第4页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和思索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变式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本文分析了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探讨了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关键词:变式教学;初中数学;运用原则;运用策略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所提供的数学对象或数学问题进行变换,以保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

2、而升华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应努力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启导性原则。变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灵活转换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导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新的高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参与性原则。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变式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体验在变式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增

3、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第三,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所设计的变式,要有代表性、有针对性、适度性。即变式应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方法为出发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数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当,不其深度、难度、广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第四,探索性原则。探索性原则是指在变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思维障碍,引导学生多思、质疑、探究,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构建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1•概念变式,深化理解概念变

4、式是指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概念的变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分析、比较概念,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深化概念理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辨析变式,思考辨析,强化概念理解。概念辨析变式是指在引入概念后,教师不急于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而是针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辨析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而抓住概念本质属性,深化概念理解。如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定义”后,笔者设计了以下辨析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请问在下列式子中,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有哪些?(1)概念深化变式,深化拓展,灵活运用概念。概念深化变式是指在学习熟

5、练掌握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概念的深层含义设置变式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概念。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对“我们通常把形如y=kx+b(kHO),且k、b是常数)的式子叫一次函数”这一重要定义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透彻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以下变式问题:变式1:若甘0,其余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若不是,你认为是什么函数?变式2:若b=0,其余保持不变,请问这个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若不是,你认为它又是什么函数?变式3:若20,b=0,其余仍保持不变,该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问题变式,

6、发散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动力。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中,教师要精设计变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探求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1)一题多解,拓宽思路。一题多解,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分析问题,寻找出问题的不同解法。一题多解有助于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例1:已知在/ABC中,AD二BD二CD,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证法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加以证明。以D为圆心,DA为半径作圆。如图2所示。AD=BD=CD・••点C、B在圆上,AB为直径。即ZACB=900图1/.z

7、dABC为直角三角形。证法2:通过构造四边形,并证其为矩形。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如图2所示。VAD=BD=CD,・・・AD二BD二CD二DE,且AB二CE.・••四边形ABCD为矩形,ZACB=900图2•••/ABC为直角三角形.(2)一题多变,触类旁通。通过对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变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如:例2:如图3,已知JADE中,ZDAE=1200,B、C分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C2=BD.CE变换2:如图,已知/ADE中,ZDAE=1200,B、C

8、分别是DE上两点,且/是ABC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BD=1,求CE的长。变换3:已知JADE中,ZDAE=1200,B、C分别是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