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

ID:31714393

大小:55.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_第1页
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_第2页
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_第3页
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_第4页
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教育系07初等教育41号张璐一、师范教育类型的比较目前,世界上师范教育类型主要分为“定向型师范教育”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两种。所谓“定向型师范教育”,是指由师范院校培养中学师资。所谓“非定向型师范教育”,是指由综合大学培养中学师资。中国的定向型的优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较强,教育理论比较扎实,教学技能训练比较充分,便于调整供求关系。缺点是基础知识不够宽厚,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往往赶不上综合大学,招生来源和毕业生出路受限。美国的非定向型的优点是学生的知识

2、面较宽,易于接触科研工作,招生来源和毕业生出路较广,适应能力较强。缺点是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思路较差,教育理论不够扎实,教育能力训练不足,忽视教育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以上两种师范教育模式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并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介于此,当前,世界师范教育呈现“定向型师范教育与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并举的趋势。我国也逐步向这一方向发展。二、培养教师的机构1.培养小学教师的机构美国有文理学院、综合大学和师范学院。均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四至五年。中国有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三年或四年。近

3、年来在大城市修业年限延长至五年,有的地方取消了中等师范学校,改市师范专科学校培养。2培养中学教师的机构。美国有文理学院、综合大学和师范学院中国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通过比较发现美国和中国逐步发展为在同一个教育机构内培养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也就是说,把培养小学教师和培养中学教师的水平拉平了。三、课程设置的比较美国主要实行开放式师资培训体制,师范类学生要在文理学院先学习两年的普通教育课程,因而普通教育课程至少要占学时总量的1/3。但如果是小学教育专业,普通教育课程和学

4、科专业课程则混合在一起,占总学时的50%左右。教育类课程加上教育实践活动,一般也要占学时比例的近1/3。在课程类型上,我国传统的高师院校本科课程体系以必修课为主要课程形式,选修课的比例很少,学生的自市选择机会较少。虽然课程体系一般是由学校制定,但同一专业的各师范院校的学生上的课程几乎完全一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选修课的比例仍然偏低。据陈恕平的调查,我国高师选修课占总课时的20%,而必修课却占到了80%。虽然在近半个世纪中,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经过了多次的改革,但变化并不是很大

5、,学科专业课程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教育类课程及教育实习安排的比较少。三、教育实践比较教育实践是培养师范技能、检验师范生素质的一项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的活动。近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师资质量的提高,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本文通过对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几个方面的比较,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期对我国师范主教育实践的改革有所启迪。1、教育实践类型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可分为两种形式: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主要是让师范生到中小学听课或请中小学教师到大学上演示课。教育实习主要是让师范生亲自

6、到中小学实地上课。美国的教育实践可分为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实习。模拟实习,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并在有实践经验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种种个案。模拟实习常用的方法是微型教学,它利用声、像手段对师范生应掌握的教学方法,技巧等进行选择性模拟,通过对每个学主的讲授进行录像,录音后,由指导老师作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针对不足,学生进行反复操练,直到完全正确、熟练。微型教学的出现,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目前已有很多国家用于培训教师。早期实地经验,主要让学生了

7、解中小学教学实际、协助中小学教师工作,并承担一定量的实际教学。教学实习,指在一名校方指派的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实习生到校方认可的一所公立中小学开展教学。对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把走马观花式的教育见习改为实地挂钩见习。学生与中小学某班级挂钩,每周用一定时间参与班上的各项活动,协助中小学教师搞好教学、管理等事。这样,可以获得如下益处:①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巩固专业思想,立志服务教育事业。②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使理论联系实际,一边学理论一边用理论,达到学用结合。③为后继的教育实习做好方法、技

8、术准备及心理准备。2•教育实践时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美国教育实践的吋间大都安排在修业计划的最后阶段,七十年代后逐步改变了这一传统做法,教育实践的时间大大提前和延长。早期实地经验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于二、三学年。八十年代98.7%的高等学校对实地经验用学分(2—6个)和课时(有的高达300个)作出明确规定。教学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时间的长短各州不尽相同,但不少州都明确了最低下限。我国教育实践在时间方面的两个显著特点:(1)时间短。当前大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一般为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