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

ID:31740608

大小:5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7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_第1页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_第2页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_第3页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_第4页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展经济学论文题目: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启示...一摘要毛泽东主席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土地问题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我国土地制度,尤其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及其影响,能为我国制定有关土地的方针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二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第一阶段:1949~1953年,农民土地所有制阶段1.第一阶段土地改革的背景在旧中国,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农村的土地分配权极不平

2、衡,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手中,大量农民只能通过租种地主土地的方式进行生产,长期处于地主的残酷压迫下,生活苦不堪言。另外农村生产资料的配置也是很不平衡的,地主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占有大量耕牛、农具、房屋等主要生产要素。地主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却不耕田,这种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状态,这种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状态,不仅难以保证土地的生产效率,更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致使土地问题几乎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便很快地开始实行了。2.第一阶段土改的内容李岳云和冯继康在《新中国农地政策的历史嬗变

3、及逻辑启示》阐释土地改革第一阶段是(1949年–1952,这一阶段是农户土地私有,自主分散经营。农地政策的基本任务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目标。3第一阶段土地改革的特点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于农民,农民既是土地的所有者,又是土地的自主经营者;土地产权可以自由流动,允许买卖、出租、典当、赠予等交易行为;国家通过土地登记、发证、征收契税等方式对土地进行管理。4.对第一阶段土地改革的评价秦剑军的《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嬗变》认为建国后...一摘要毛泽东

4、主席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土地问题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我国土地制度,尤其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及其影响,能为我国制定有关土地的方针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二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第一阶段:1949~1953年,农民土地所有制阶段1.第一阶段土地改革的背景在旧中国,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农村的土地分配权极不平衡,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手中,大量农民只能通过租种地主土地的方式进

5、行生产,长期处于地主的残酷压迫下,生活苦不堪言。另外农村生产资料的配置也是很不平衡的,地主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还占有大量耕牛、农具、房屋等主要生产要素。地主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却不耕田,这种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状态,这种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状态,不仅难以保证土地的生产效率,更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致使土地问题几乎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便很快地开始实行了。2.第一阶段土改的内容李岳云和冯继康在《新中国农地政策的历史嬗变及逻辑启示》阐释土地改革第一阶段是(1949年–1952,这一阶

6、段是农户土地私有,自主分散经营。农地政策的基本任务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目标。3第一阶段土地改革的特点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于农民,农民既是土地的所有者,又是土地的自主经营者;土地产权可以自由流动,允许买卖、出租、典当、赠予等交易行为;国家通过土地登记、发证、征收契税等方式对土地进行管理。4.对第一阶段土地改革的评价秦剑军的《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嬗变》认为建国后...第一次土改是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土地制度变革尽管使地主、富农的利益

7、受到损害,然而它却使大多数的农民从中受益,广大农民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改善。这种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为后来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1953~1978年,合作和集体经营阶段1.第二阶段土地改革的背景1953年春起,各地开始普遍试办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并有较多数量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同年末,中央强调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正日益变成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继续前进的重要环节,于是揭开了农村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2.第二阶段土改的内容1)1956年3月通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标志着全国基

8、本实现了初级合作化,农民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作股入社,由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因此经营权已离开农民家庭,与农户初步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期,毛泽东对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步骤、方针、原则做了系统的论述,1955年7月」把党内在合作化速度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作为右倾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