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复习题

马原期末复习题

ID:31744379

大小:139.0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17

马原期末复习题_第1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_第2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_第3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_第4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期末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复习范围尽可能要全面)(2014年6月上旬)一、二、选择题(单选共20小题,每题1分;多选共10小题,每题1分;总计30分):选择题请参考《马原选择题复习资料》,其中选择题(第四、五章除外)需全做。第四、五章选择题部分参考题:1、工资本质:(P169)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公有制范围内,工资的本质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C)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抽象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脑力劳动的价值或价格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P188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P144)例: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B、D)A.私有制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

3、有者4、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解(P16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例: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D)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三、辨析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关于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解(详见教材P29、p67等)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决定物质其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感觉或意识的产物。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

4、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如孟子的“万事具备于我”、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胡适的“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法国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德国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奥地利马赫的“物是感觉的复合”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存在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这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古希腊的柏拉图叫“理念”;德国的黑格尔叫“绝对精神”;中国的程朱学派叫“理”。参考《例举唯物和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_百度知道》。客观唯心主义认为

5、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例:白皮书P12起№1、2、3、11P16№2P21起№2、6、9、15等(《马原选择题复习资料里也有》) 例1:辨析题:存在即是被感知〔答案要点〕:(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贝克莱的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观点,即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世界上存在着的事物,不论你是否感知,都是自然地客观地存在的。存在的事物未必都被感知。只能说感知了的事物,能说明其存在。这种观点否认了物质实体的存在。(3

6、)、正确的说法应为,存在可能被感知到,感知到的一定存在。 例2:辨析题:我思故我在〔答案要点〕:(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命题。其含义是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由‘思’而知‘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感觉、意识思想看作是第一性的从而违背了“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3)“我思”中的“我”不是指我的肉体而是思维包括怀疑、意愿、情感、想象以及人能直接意识到的任何精神活力是指一个思想的主体。“我思”是“我在”的前提,“我思故我在”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

7、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例3: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命题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经典命题。他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规律是由人确立的,这就否认了自然界本身存在客观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根据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不能任意创造或消灭规律。自然界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也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8、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但是人们不能创造出一套法则强加给自然界,即人们不可能“为自然界立法”。(3)康德的这一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类理性的能动作用,从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这种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无视客观规律的存在,片面夸大人的主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