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题4

马原复习题4

ID:47483206

大小:10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2

马原复习题4_第1页
马原复习题4_第2页
马原复习题4_第3页
马原复习题4_第4页
马原复习题4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复习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题四一、单项选择(20×1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无产阶级的科学实践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2、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对下述问题的回答: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C.思维和存在的状态问题            D.是否承认矛盾4、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脚的分工     B、社会的产生     C、语言的产生     D、生产劳动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            A.存在的       

3、       B.实践的              C.精神的              D.感性的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7、“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4、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8、从人类认识的总体上说,认识产生于(    )A、实践的需要            B、兴趣爱好C、灵感直觉              D、理性指向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B.两个不同真理C.真理的两种效用                                   D.真理发展的两种趋势1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A、循环论和直线论   

5、                B、经验论和唯理论C、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12、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某些思想领域超过了经济先进的国家,这说明(        )A.社会存在并不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并不反映社会存在

6、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间接的D.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13、生产关系是指(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D.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14、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物质世界      B.知识分子的头脑C.人民群众的实践    D.自然和社会的统一15、个人是什么样的,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他的A、天赋优劣        B、兴趣爱好        C、个人意志        D、现实的

7、社会16、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7、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式不同18、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19、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8、 (        )       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破灭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0、“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     (         ) A.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B.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