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

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

ID:31744665

大小:56.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_第1页
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_第2页
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_第3页
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_第4页
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气虚体质临床护理及研究【摘要】目的对中医气虚体质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护理,观察其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0例中医气虚体质的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针灸按摩、饮食干预、捏脊等中医临床护理,并对患者进行问卷统计。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54例,显效122例,有效9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体质学是中医治末病思想的体现,对气虚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灸按摩、饮食调理和捏脊等护理可以显著提髙治疗的有效率。【关键词】气虚体质;中医;临床护理中医认为气虚常由久病、年老体弱、饮食失调等因素所致,病机主要为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

2、退。治疗原则以补气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一些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开始寻求治疗,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在这种背景下,中医体质学和中医治未病理论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对我院收治的280例中医诊断为气虚体质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护理,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8-2010年间收治的中医临床诊断为体质气虚质的患者280例,其中男性患者128例,女性患者152例,所有患者年龄在34-68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46.7岁,病程1-20个月,平

3、均5个月。患者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自汗、舌淡、脉虚无力,身体表现为肌肉松弛不结实、心理特点表现为性格比较内向。1.2患者选择方法依据《中医体质类型分类和诊断依据》对本组280例患者进行评分,让患者对诊断标准中的所有问题进行回答,每题按照5个等级进行评分,对所有患者的原始分和转化分按照标准进行体质类型判别,结果显示有271例患者为气虚体质,9例患者为“基本是”气虚体质。1.3患者判定标准和计算方法如果患者平和质转化分260分,其余8种偏颇体制转化分均〈30分,则判定为“是”;平和体质转化分260分时并且

4、其余8种偏颇体制转化分〈40分时,判断为'‘基本是”;这两种情况之外的判定为“否”。原始分计算方法:原始分二患者各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二[(原始分-条目分)/(条目数*4)]*100%。1.4护理方法1.4.1心理护理因为临床上气虚体质患者心理表现比较突出,一般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由于元气不足,在公共场合或者集体场合不愿意表现自己的特长,对于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缺乏勇气,不甘于冒险。针对患者的这些特点我们鼓励患其在没有人的房间或者公园将家具或者树木当作观众,自己进行演讲或者歌唱等活动,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患者大多变得

5、活泼开朗,胆识亦会相应增强。当患者性情开始发生转变,脏腑内气机自然就会发生变化。1.4.2饮食护理指导气虚体质的患者多吃一些温性、补益的食物,气虚患者的食补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用糯米、桂圆、莲子等熬粥喝,每日一至两小碗。也可用兔肉、鸡肉、牛肉等煲汤。平时可多食大枣、葡萄干,还可以在患者平时的食物中加入红薯、山药、南瓜、小米、甘草、豆腐等,或指导患者每日用黄竄20克泡茶喝。对气虚较为严重的患者指导其服用四君子汤。1.4.3中医针灸按摩临床上,对患者的气海穴、肺俞穴、肾俞穴、关元穴进行针灸,可以起到滋补元气之功效,辅

6、以捏脊推拿按摩,10天一个疗程,连续进行5个疗程的治疗,然后进行疗效评价。文件调查的内容为:你容易气短吗?容易疲劳吗?容易头疼吗?容易心慌吗?喜欢安静吗?懒得说话吗?等。2结果2.1疗效标准痊愈:患者气虚体质的所有表现完全消失,舌苔脉象完全恢复正常,所有调查问卷回答显示正常。显效:患者气虚体质的表现明显消失,舌苔脉象基本恢复正常,回答问卷3条以上正常。无效:患者气虚体质的主要表现及次要表现没有改善或者有加重倾向,患者问题回答有2条以上正常。2・2治疗效果280例患者中治愈54例,显效122例,有效95例,无效9例,总有

7、效率96.8%o3讨论祖国医学认为:葡萄干有健脾补气养血的功效,虚弱患者最宜食用;南瓜性温,有润肺益气之功效;豆腐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作用;牛肉味甘辛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山药有补而不滞、不热不燥、滋阴补气等功效,而甘草则有补气益脾,清热解毒等功效,还可以缓急止痛、补脾润肺。另《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之功效;兔肉辛平无毒,补中益气。中医学认为,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体在自身生命过程中在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形态结构,这种形态结构在人生理和心理上与自然、社会环境通常是

8、可以相适应的,而气虚是人体在生理或者心理上处于不良状态,体力和精力有着明显缺乏感,极其容易疲劳的现象,现代医学称之为亚健康。在本文中,医护人员从气虚体质患者的心理特点入手,为患者创造虚拟的交际环境,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消除患者内向、胆小等心理障碍,饮食上注重滋补,适当进行中药调理,更有利于气虚体质患者向平和体质的转换。本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