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

ID:31756156

大小:58.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_第1页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_第2页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_第3页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_第4页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何梅协定》和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八一宣言”。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一二・九”运动的经过及其意义。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通过《何梅协定》的签订和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从反面激发学生爱祖国、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感情。2.通过“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从正面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

2、领导推动作用,特别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通过思考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要点、华北局势危急1.《何梅协定》(1935何应钦、梅津美治郎)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二、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八一宣言”(1935.8.1)2.瓦窑堡会议(1935.12)三、“一二・九”运动经过及其意义(1935.12)四、西安事变1•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1936.12.12)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教学要求和

3、建议一、本课重点:西安事变。本课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二、新课开始前,可先提问有关“九一八”事变的问题,然后教师总结: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北的大门也已洞开。接着引导学生阅读课前提要,从而导入新课。三、如有条件,可以课余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青春之歌》,并组织讨论。还可以看电影《西安事变》或其他有关张学良的电视剧,以配合“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学习。四、本课的主题是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教师要掌握好三个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个子目,“华北局势危急”是救亡运动高涨的历史背景;第二个子目,“一二•九”运动是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最后一目

4、,在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下发生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终于扭转了时局,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局面。这里要注意共产党在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中的历史作用:“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西安事变也是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下发生、在共产党正确主张、努力调解下和平解决的。五、“华北危急”一目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何梅协定》。何梅协定的内容只要按课文说明,不必补充,但要向学生明确指出其实质,即,蒋介石把河北拱手送给了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实际控制了河北全省的军事、政治、经济。(二)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教师可以利用《华北五省自治示意图》,使学生边听边看,在中国

5、地图上,华北五省偌大一片国土,将继东北三省和热河而沦丧,加深认识当时华北局势危急,中华民族已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按图注进行讲解,并说明汉奸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国民政府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实际上冀察两省已经“自治”。六、“一二・九”运动一目虽不是本课重点,但也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题。教师要结合图《“一二•九”运动游行学生与军警搏斗》(此图要求掌握)、《北大学生游行队伍》和参考“资料和注释”、利用课文上的小字,用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描述,以激发学生爱国激情。也可以利用幻灯、录像、电影等电化教育手段增强效果。"一二・九”运动是'‘五・四”运

6、动以来又一次由爱国学生首先行动起来的影响于全国全民范围的爱国运动。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习“一二・九”时期的爱国学生,关心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要继承发扬“五・四”和'‘一二•九”时期爱国学生忧国忧民的光荣传统。教师还要强调指出:“一二・九”运动以后,青年学生走上了同工农结合,为工农服务的革命道路,造就出了一代爱国爱民的栋梁之才。“一二・九”运动的意义值得重视:“一二・九”爱国运动,冲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造成的恐怖气氛,给全国各阶层人民以巨大的震动和鼓舞,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一二・九”运动的背景可归纳为华北局势危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华北之大,已安放

7、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七、“西安事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西安事变故事,通过电影电视的渠道,学生早有所知,求知欲强烈。教师对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平解决宜作较为详细的交待。课本上的小字、插图(张学良、杨虎城两幅插图要求学生掌握)都可以充分利用。在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班级里,教师也可以列出问题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整理。问题为:张学良、杨虎城是什么人?西安事变之前他们和陕北红军的关系怎样?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能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红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