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

ID:31758284

大小:56.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_第1页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_第2页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_第3页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如东2264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及有效地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患者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釆用抗炎、止咳平喘祛痰治疗与常规处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P<0.05)

2、研究组SP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气喘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5±1.2)d、(2.2±l.l)d、(2.8±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4±1.6)d^(5.2±1.4)d、(7.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有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不适症状,具有很好地疗效,且有效地护理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3、。关键词: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雾化吸入;护理由于现在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小儿哮喘的患病率逐年升高[1]。支气管哮喘的发牛与环境、遗传、内分泌及免疫等因素有关,且自身免疫失调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可分为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对患儿的牛命质量影响较大。雾化吸入是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常用治疗措施,疗效确切。木文比较雾化吸入对急性发作期哮喘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2月一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

4、儿50例进行研究,按其入院吋间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o对照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0个月〜4岁,平均(2.8±0.8)岁;对照组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5岁,平均(3.1±0.9)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原发疾病(肺炎、肺结核、先心病等)、近期合并感染性疾病患儿。两组年龄、性别比例等-•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治疗措施所有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接受消炎、止咳平喘及祛痰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

5、此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治疗,以6-8L/min的氧流量进行雾化吸入,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邙可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079)2ml+2ml0.9%氯化钠注射液,一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连续使用3天。1.3护理措施(1)大多数患儿均有多次哮喘急性发作史,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及患儿情绪多激动紧张,护士应通过强化沟通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为患儿营造一个干净温馨的病房环境,病房墙壁上可张贴一些可爱图片。(2)在治疗前,详细向患儿及家长演示雾化吸入的具体过程,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该治

6、疗可达到的预期效果。在患儿的情绪平稳后开始进行雾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咳嗽气喘等不适症状变化,指导患儿如何正确吸入。(3)治疗前需确定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对痰粘稠量多的患儿在治疗前对其拍背、改变体位等处理以保证呼吸道的痰液排出,然后进行治疗。(4)护士在给患儿治疗前后应认真进行手消毒,避免发生医院感染。(5)患儿出院吋对其及家长进行哮喘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1.4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量(L/S)、血氧饱和度(SPO

7、2)及不适症状消失时间。疗效评价[2]:显效:肺部啰音消失,哮喘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有效:肺部啰音消失,症状一定程度改善;无效: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经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显效口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50,P=0.0

8、33<0.05)o研究组研究组患儿SPO2为(98.5±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气喘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5±1.2)d>(2.2±l.l)d、(2.8±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4±1.6)d^(5.2±1.4)d^(7.2±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