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

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

ID:31759649

大小:56.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_第1页
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_第2页
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_第3页
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_第4页
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相关问题摘要: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显示出步法的极其重要作用及意义,它是实施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步法的好坏还是衡量一名羽毛球运动员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多年高校羽毛球教学经验,阐述了羽毛球教学中步法移动的相关问题。关键词:羽毛球;步法移动;选位;重心1步法的特点在羽毛球运动中,为了跑到适当位置击球而采取的积极合理、快速准确的移动方法,称为步法。步法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1“快”无论是向前场、中场或后场移动的步法都应突出两快,即起动快和回动快。但是,这里所强调的快并不是盲目的快,而是应该遵循一定规律的快,其

2、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步法起动、回动的速度和节奏要与手上击球速度的快慢相配合。无论在任何位置击球后,都应迅速向中心位置回位,而回位速度的快慢应由自己击球速度的快慢来决定。1.2“活”在实战中,只要场上没有出现"死球”,都应随时保持身体处于活动中,即时刻保持双脚前脚掌触地,后脚跟提起,身体重心在两脚间来回移动,始终做好起动接球的准备。另外,各种步法之间的衔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视对方来球的不同方向和距离,合理、准确、灵活地运用不同步法击球。只有处理好各个动作之间的节奏,减少多余动作,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才能真正地体现出羽毛球步法快速、灵活的特点。2选位、预动及起动2.1选位选位,顾名

3、思义,是指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对每次击球、还击前所选择的方位及身体姿势。选位是否适宜,不仅会影响击球的质量与效果,而且对步法移动的快慢有着密切的关系。选位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打法特点来确定位置。(2)根据运动员不同的身体高度来选位。(3)根据运动员所掌握的不同的技术(优缺点)来确定选位。2.2预动要想步法移动得快,在正确分析、判断来球的基础上,身体的重心、腿、脚乃至手要有一定的预动。预动的目的在于避免身体由静止状态开始起动。而从预动到起动的过渡,其起动速度要比身体从静止状态下起动的速度快许多,因此,选位确定后,在正确分析、判断来球的性质、力量

4、、速度、落点等基础上,适宜的预动,则显得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预动的快慢决定着起动的快慢,而起动的快慢在某种意义上说又决定着步法移动的快慢。2.3起动运动员在确定选位和正确预动后,起动则是随之而来的必然步骤。选位、预动与起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例如,标准的击球前站立姿势要求是两脚开立,同侧脚略前,距离与肩同宽,屈膝提踵,重心居中(略前),低头收腹,目视来球。这样准备击球姿势,既能使两脚具有较好的弹性,又能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有利于加快步法移动的速度。而站位过宽,虽能增大两脚支撑面,降低身体重心,提高身体稳定性,但对预动、起动的速度影响较大。相反,站位过窄,减小两脚支撑面,提高重

5、心,便于身体重心的预动和提高起动速度,但身体的稳定性乃至击球的稳定性都会受到较大影响。3选位的重新调整当球已击向对方之后,运动员往往需要对自己的位置进行重新调整,这是在连续击球过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选位的重新调整,目的是要使运动员在每次击球之前,都能保持较好的准备姿势,以便迅速移动步法,选好位置去击球。选位的重新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3.1原位置不动调整原来的选位不变,如果来球离原位置不远,可通过自身的腰、腹倾斜、转动,身体重心的前、后、左、右调整,以及手臂的大幅度前伸、侧伸或回缩加以解决,使用这种方法的情况:(1)击球用力大或自己处于主动的情况下。(2)自

6、己处于被动应急的情况之下。自己很被动,且来球离自己较近,要靠应急的腰、腹转动,重心转移,手臂的伸缩来快速地还击对方凶猛的来球,以便跟上其节奏,扭转劣势。(3)击球力量不大,处于快速相持的情况之下。3.2还原调整每次击球后,将上体、腿、脚重新还原到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即两脚平行开立,屈膝提踵调整,低头收腹含胸,重心居中偏前,目视对方,紧盯来球。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选位重新调整,多半是自己在该回合中处于主动,因此,有较充足的时间还原并进行新一轮的攻击。在大力击球后或离网较远击球后,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重新还原选位。2.3预动调整预动的作用是身体及重心、腰腹、腿、脚作预动的调整,以利于快速

7、的起动、步法的移动和身体的位移。这种预动的调整准备姿势已为当今众多羽坛高手所认可和应用,它的优势就在于无论处于主动、被动或是相持阶段,使用这种方法都是最佳选择。3.4步法与重心的关系3.4.1移动时重心轨迹与步法。步法移动的目的有2个:一是移动迅速,二是便于击球。为了便于击球,重心在移动中要尽可能平稳,这样,在步法移动中较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先移动脚,然后重心随身体的移动而移动。若依靠重心来带动步法移动,势必造成脚、腿被重心“拖”着走,使脚、腿的蹬地发力不够,影响移动速度,同时,还会使重心起伏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