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

ID:31759685

大小:55.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_第1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_第2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_第3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_第4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因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71例,对37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记录,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找出其中与化脓性脑膜炎相关的致病因子以及之间的关系。结果:371例患儿有195例出现发热症状、有112例出现呕吐症状、有51例出现昏迷症状、有195例出现抽搐症状、有145例出现布氏征阳性症状、有168例出现精神萎靡的症状。371例患儿共分离出37种菌株,其中有13例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

2、有24例为革兰氏阳性菌。脑脊液培养结果,371例患儿共分离出34种菌株,其中有15例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有19例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其中检出率较高的致病菌从高到低依次为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结论:肺炎链球菌为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次流感嗜血杆菌和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也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关键词】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致病原因;临床分析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上诊断困难。不能及

3、时准确地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进行诊断,就会延误临床治疗时机,从而进一步增加其致死的危险性[1]。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准确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从患儿的脑脊液中分离出致病菌,该诊断方式用时较长、诊断较慢,往往到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从患儿脑脊液中分离出致病菌,并且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受到医疗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成从脑脊液中分离致病菌的操作,因此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不良的影响[2]。临床诊断需要的是快速、及时、准确。我院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原因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进行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

4、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71例,男252例,女119例;年龄5个月〜16岁,平均年龄为(2.67+3.3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标准[3],均证实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1.2临床方法对37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记录,包括性别、年龄、初次发病时的症状等基本资料;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患儿的首次脑脊液检查结果等病情资料[4];患儿的血常规结果、血培养结果、脑脊液培养结果等病理资料

5、[5]。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找出其中与化脓性脑膜炎相关的致病因子以及之间的关系。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P0.05)o血培养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患儿例数与脑脊液培养分离出的患儿例数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表2患儿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结果2.4致病菌分类及检出率通过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其中检出率较高的致病菌从高到低依次为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6、的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6]。其分布如下,血培养检验出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分别是6例、4例和2例;脑脊液培养检验出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分别是8例、3例和1例。2.5死亡患儿相关指标检验结果本组研究中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死亡率为1.88%,共死亡7例患儿,对死亡患儿进行临床检验研究表明,2例患儿的脑脊液革兰氏阴性杆菌呈阳性,2例患儿检出肺炎链球菌,3例患儿为化脓性浑浊。3讨论化脓性脑膜炎多发于婴幼儿群体中,随着

7、目前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该疾病的发病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其对婴幼儿造成的生命威胁仍然不容忽视[7]。临床对于一些症状十分典型的患儿,能够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但是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并不能准确判断出脑膜炎的类别,还需要结合血液培养和脑脊液培养的相关结果来进行准确的判断。本次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为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次流感嗜血杆菌和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也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8]。因此,临床对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采取血液和脑脊液生化检查以弥补临床症状和体征对诊断的不足,使临

8、床对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更加准确。参考文献[1]马荣英,陆少华,赵晓飞,王新平,等•不典型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及病因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32(15):870-871.[2]周仲松,余鑫之,徐元宏,等•细菌性脑膜炎249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5):354-357.[3]吴瑞萍,胡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9-92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