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

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

ID:31759927

大小:56.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_第1页
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_第2页
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_第3页
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_第4页
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调驱技术探究和应用[摘要]牛心坨油田自2002年以来在主体部位实施分层系注水调整,目前进入中高含水期快速递减阶段,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1.7%,综合含水达到72%o目前下层系及合采区水窜、水淹严重,进入中高含水期。牛心坨油田是低渗裂缝性油藏,生产井为压裂投产,导致油水关系复杂,加上注水井调剖轮数的增加和井组采出程度的提高,残余油分布越加零散,动用难度日趋加大。近几年,在牛心坨油田实施的注水井深部调剖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但措施效果逐渐变差。[关键词]调剖压裂渗透率1区块概况及存在问题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牛心坨区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北端牛心坨断裂背斜构造带。共开发牛心

2、坨油层、牛心坨潜山两套含油层系。动用含油面积5.8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301万吨。可采储量440.7万吨,标定采收率19.2%o牛心坨油层动用储量1328万吨,标定采收率21.6%,平均孔隙度11.3%,平均渗透率26.7毫达西,为裂缝孔隙型低渗高凝稠油砂砾岩边水油藏。牛心坨油田自2002年以来在主体部位实施分层系注水调整,目前进入中高含水期快速递减阶段,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1.7%,综合含水达到72%O目前下层系及合采区水窜、水淹严重,进入中高含水期。牛心坨油田是低渗裂缝性油藏,生产井为压裂投产,导致油水关系复杂,加上注水井调剖轮数的增加和井组采出程度的提高,残余油分布越加零散,动用难

3、度日趋加大。近几年,在牛心坨油田实施的注水井深部调剖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但措施效果逐渐变差。2解决思路针对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储层动用程度严重不均,水驱波及较弱区域剩余油丰富,常规调剖、调驱无法有效动用,进行生物选择性调驱技术的应用。利用微生物代谢生成生物聚合物来封堵水窜通道,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利用生物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水驱油效率,实现难动用剩余油的有效开采。3微生物调驱技术研究3.1技术原理微生物调驱剂在地层条件下生长繁殖,能在油藏高渗透区产生聚合物,使其能够有选择地堵塞大孔道,能在高渗透地带控制流度比,调整注水油层的吸水剖面,增大扫油面积,提高采收率。同时,微生物

4、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改变油藏岩石润湿性,从亲油变成亲水,使吸附在岩石表面上的油膜脱落,油藏残余饱和度降低,从而提高采收率。而微生物生长时释放出的生物酶,可降解原油,使原油碳链断裂,高碳链原油变为低碳链原油,使重组分减少,轻质组分增加,凝固点和黏度均可降低,不仅改善原油在油层中的流动性,而且会使原油品质得到改善。3.2室内评价3.2.1前置液优化剂前置液优化剂所提供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源,能够激活地层中的内源微生物,利用内源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聚合物、生物酶、表面活性剂、气体、有机酸等)进行驱油,提高采油率。通过对T3430水样品进行分析,筛选了大量有利于驱油的功能微生物,实际采油过程中

5、,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内源微生物的驱油作用,将大幅度提高油井产量。因此,生物酶PF0101作为前置液优化剂,可以起到激活内源微生物的作用。3.2.2生物聚合物调剖剂(生物酶900BioBPS)将生物酶900Bio-BPS及其生物活性水注入到非均质高渗油层,进行选择性调剖,改善水驱效果和减少油井产水,提高原油采收率。3.2.3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生物酶IMMSOR101)(1)生物酶IMMSOR101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力通过对生物酶IMMSOR101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剂能力。作用72h反应液表界面张力降低到26-29mN/m,界面张力降低到2—3.5mN/mo经液相色谱分析及质谱鉴定,生物酶

6、IMMSOR101所产生的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谱条件:MALDAI-TOFMS;仪器型号:BruckersDaltonsAutoflex;激光器:氮气激光;检测波长:337nm;检测能量:134.3uJ;基体:Sigma公司;误差:定期校正。(2)生物酶〜IMMSOR101乳化固体石蜡能力实验对生物酶IMMSOR101乳化固体石蜡的能力进行了评价,由图4-9可见,生物酶IMMSOR101具有较强的乳化固体石蜡能力,石蜡降解率高达90%。(3)生物酶〜IMMSOR101降低原油粘度能力实验对生物酶〜IMMSOR101乳化稠油的能力进行评价,由图4—10可见,生物酶IMMSOR101具有

7、降低稠油粘度的能力,作用48h后稠油粘度可由最初的100000mPa.s以上降低到1OOmPa.s以下。通过气相色谱对生物酶〜IMMSOR101降解稠油的机理进行分析表明(图4—10),生物酶〜IMMSOR101可将稠油中长链坯降解为短链密,进而能够彻底降低原油粘度。3.2.4小结综上所述,前置液优化剂生物酶PF0101能够有效激活高采T3430井组内源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或醇等进行驱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