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ID:31760699

大小:55.8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_第1页
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_第2页
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1威海市解放军四零四医院妇产科264200;2威海市立医院影像科264200【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给予影像学检查,具体为超声、CT、MRI检查,分析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木组15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I期M6例、II期14例、II110例、IV期10例,80例均行超声与CT检查,二者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检验,K值分别

2、为0.4566与0.3256,;70例均行超声与MRI检查,二者与术后病理结果分期一致性检验,K值分别为0.4587与0.2321;超声对1期子宫内膜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90/109)、61.0%(25/41)、84.9%(90/106)>56.8%(25/44),CT的分别为90.0%(45/50)>50.0%(15/30)>75.0%(45/60)>75.0%(15/20),MRI的分别为90.9%(50/55)>33.3%(5/15)、83.3%(5

3、0/60)>50.0%(5/10)。结论: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关键词】影像学检查;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价值子宫内膜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已绝经妇女与更年期妇女,发病率较高。据统计⑴,此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年轻化特点。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临床分期及个体差异等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像学检查手段日渐丰富,女山超声、CT及MRI等,为了明确不同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木文以我院收治的

4、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明确了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了150例患者,最小30岁、最大78岁,平均(53.6±2.1)岁,平均孕次(4.7±2.5)次,平均产次(2.2±l.l)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②自愿选择超声、CT、MRI检查;③临床资料完整者。1.2方法采用冋顾性分析法,统计患者的年龄、孕次及产次等。超声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

5、头频率为3.5MHz,扫描前,充盈膀胱,实施纵横探查,观察患者子宫、子宫内膜、附件等情况;CT检查,使用十六排螺旋CT扫描机,给予平扫,部分患者行增强扫描,由膈顶扫描到盆腔底部,扫描前2h,充盈膀胱与小肠,在增强扫描中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为50〜300ml,速率为2.5〜3.0ml/s,注射后3s进行扫描;MRI检查,借助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行常规扫描、动态增强扫描与增强TlWlo1.3观察指标观察影像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2]。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

6、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术后病理与影像学检查比较本组15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I期116例、II期14例、IIH0例、IV期10例,80例均行超声与CT检查,二者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检验,K值分别为0.4566与0.3256;70例均行超声与MRI检查,二者与术后病理结果分期--致性检验,K值分别为0.4587与0.2321。2.2I期子宫内膜癌诊断超声对I期子宫内膜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2.6%(90/109)

7、>特异度为61.0%(25/41)>阳性预测值为84.9%(90/106)>阴性预测值为56.8%(25/44);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45/50)、50.0%(15/30)、75.0%(45/60)、75.0%(15/20);MR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50/55)>33.3%(5/15)、83.3%(50/60)>50.0%(5/10),具体诊断结果如表1所示。3讨论子宫内膜癌作为生殖系统疾病,具有高病率与高病死率特点,

8、并多发于中老年妇女,此疾病受年龄、肥胖、激素替代疗法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不断增高[3-4]o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得到了医生与患者的高度关注。当前,临床检查主要以超声、CT及MRI为主,为了明确各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影像学检查。本研究结果为,经术后病理证实,1期116例、非I期34例,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检验相比,超声与CT检查的K值分别为0.4566与0.3256,超声与MRI检查的K值分别为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